好小子,比我還會揣摩圣上的意圖了啊
有一說一,賭坊這邊不比呂家好辦,他也派手下去找戶部尚書。
戶部尚書“”
過去錦衣衛是死活不肯和他們沾上點關系,現在遇到事就來求他們幫忙,還湊巧地趕到一塊了。
不過,錦衣衛會這么干,也是因為有系統在。
系統一吃瓜就知道錦衣衛求他們幫忙,只是為了方便,并沒有私下往來,可以證明自己的清白。
戶部尚書分出部分人去賭坊,同時派人去二皇子的府邸借人。
因楚婳離開戶部,無瓜可吃,一些只想吃瓜沒有事業心的姑娘們就回了二皇子府,他此舉就是以“看熱鬧”的理由將人請回來幫忙。
姑娘們的確沒見過現場抄家,也沒去過賭坊,還真為這個答應了。
在雙方的聯合作業之下,可算在黃昏時分忙完賭坊和呂家的所有事。
賬目明細先一步呈到了龍案,而后是從呂家人那審出來的口供。
西戎探子的嘴緊一點,暫時撬不開,呂家人那邊得知呂正業給西戎送了一百萬兩,以為要背上通敵叛國的罪名滿門抄斬,哪敢不配合
御書房內,皇帝和百官看完賬本和口供后,不禁反思自我。
聽到呂正業輸了一百萬兩,君臣沒覺得哪里不對勁。
呂家先祖當年跟著大盛開國皇帝打天下,開國功臣有不少優待,呂家做了一百多年的木材生意,呂正業又從國庫和私庫偷去那么多東西,有個一百萬不是挺正常的嗎
再者,近期抄家抄的多了,這家幾百萬,那家幾百萬,他們聽著聽著就習慣了,戶部尚書還覺得少呢。
不是楚婳大致算了一下,他們或許得等搜查到呂正業的密室時才發現。
不行,得反省一下。
不能見多了幾百萬,就把眼光放高了,不把幾萬十幾萬的小錢放在眼里
大理寺卿站在一個比較公正的角度“呂正業罪大惡極,理應按律嚴懲,呂家其他人沒有參與,按理應從輕發落。”
dquo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以上樁樁件件,哪一件不是罪大惡極呂家其他人不是同罪,也有失察之責,包庇之罪,縱容之嫌。”
一個從輕,一個從重,立場鮮明,理由更鮮明。
有他們倆打前鋒,其他官員各自發表意見,討論得很是激烈。
他們中有些人和呂家有姻親關系,受人之托,幫忙說好話
“子不教父之過,呂家的確有失察之罪,看在還沒造成什么嚴重后果的份上,從輕處罰吧。”
有些人得過呂家的照拂,得還這份人情
“呂正業打殺的都是簽下賣身契的奴仆,本就掌握著生殺大權,呂家人后續也有妥善安置其家人,罪不至此吧”
也有人和呂家并無牽扯,單純就是看他們的所作所為不順眼。
比如左都御史王佑“簽下賣身契的奴仆是人,不是畜生,不能毫無理由就將人隨便打殺。”
“犯下大錯可以罰可以打卻不可以殺,掌握生殺大權的前提是奴仆背主,也需派人扭送順天府報案,而不是私下胡亂處置。”
“倘若人人都在家私自處置奴仆,不敬法,不畏法,不遵律,不循律,那還要官府何用要這大盛律法何用”
不愧是御史
就是會說話
刑部尚書驟然對這老頭有所改觀。
右都御史甩下第二記重擊“呂正業犯下如此大錯,倘若皇上不予以重罰,那就是在告訴天下人,皇親國戚站在律法能管束的范圍之外。”
“今天呂正業資敵能逃過一劫,明天陳正業造反為何不能后天宋正業通敵叛國為何不能他們都是皇親國戚啊”
“皇上今天放過一個呂正業,明天就有無數百姓背離大盛逃往西戎,因為西戎沒有這樣心慈手軟的皇帝”
皇帝
百官
這話說得左都御史震驚后仰,向右都御史投來一個“好家伙你真不要命了”的驚詫眼神。
右都御史沒理他,已經在打量御書房的柱子,大有皇帝要是反對或者罵他,他會立馬親身實驗一下柱子硬度的打算。
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