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刑部尚書夫婦希望女兒能從這段失敗的婚姻中走出來,陸續給她介紹了不少好男人,告訴她遇到渣男只是偶然,世上的好男人還是有很多的。
成親后江氏一直待在魚家,很少回娘家看望爹娘,魚嘉言的事曝光后,刑部尚書夫婦經常去探望她,勸解她,兄弟姐妹輪番勸說陪伴,讓她感覺到自己有被關愛著。
江氏本來還想折騰渣男,后來覺得在這種渣男身上浪費時間不值得,也不應該再讓家人們擔心,就趕緊和離帶著女兒回娘家啦。
魚家不想讓她帶走女兒和嫁妝,可他們沒有跟刑部尚書斗的資本,而且這件事說到底還是魚嘉言的錯。
楚婳驚呆了魚家不想讓江氏帶走女兒,我可以理解,一般女子和離都不帶子女回娘家的。
一個是女子帶著前夫家的子女,再談婚事會困難些,另一個則是子女都跟前夫的姓,入了前夫家的族譜,夫家族人都不會同意,很難帶回去。
除非是魚嘉言這種對不起妻子,家里勢力沒法和夫人娘家相抗衡的,否則成功率不高。
楚婳不讓江氏帶嫁妝回去是怎么回事那是江氏自己的東西。
嫁妝是娘家給的,是出嫁女的個人財產,和離本就該嚴格劃分夫妻的財產,就算出嫁女病逝,她的嫁妝也是留給子女,而不是留給丈夫的。
也是因此,楚婳和其他人都想不通。
系統的語氣中多有鄙夷魚家仗著娶到了刑部尚書家的女兒,以為自己攀上高枝就不用再努力了,江氏嫁過去的時候又帶著大量的嫁妝,多年來不思進取,不擅經營,坐吃山空。
咦,不對,魚家根本沒有那個資本,魚嘉言勾搭江氏就是看中她爹的身份和財產,他家其實只有一個空殼子。順帶一說,這個情況和你爹娶你娘有點相似。
溫氏“”
眾人“”
確實有些相似,但還是有些不同的。
楚老太爺當年讓楚平娶溫氏,就是沖著溫家的錢財去的,兩家人心知肚明,你情我愿,各取所需。
魚嘉言卻非得在這個目的外面套上一層愛情的外衣,甜言蜜語哄騙江氏,把人娶回家后不加珍惜,連續多年ua妻子,十足的渣男
楚婳我爹并不算是個好男人,你說他忙于公務這才疏忽家里吧可他咸魚擺爛,多年平庸,后院也不管,全靠我娘打理,和老太太、劉月那一房默契地維持著平靜。
你說他為人糊涂,這才一無所覺吧平日里謹小慎微的,這么多年在刑部也沒犯過什么錯,并不是真的糊涂。
相反,楚平很有自知之明。
他知道自己能力有限,也不渴望那些得不到的權利與地位,只顧著眼前的一畝二分地。
楚婳大概只是裝糊涂吧也可能是懶,懶于處理后院那些復雜的關系。
有些男人不是沒看到老婆和母親之間的矛盾,也
不是處理不好婆媳矛盾,只是選擇了一個更輕松省力的方式。
楚平和溫氏到底是父母長輩,楚婳可以在背后給溫氏提提建議,可最終決定權還是掌握在溫氏手里,她這個當女兒的要真對爹娘的相處指手畫腳,那就駭人聽聞了。
事實上,她早年間克扣了劉月那一房的月例,對庶兄庶姐不假辭色的事傳出去了,很多人家都知道,這也是她沒有年齡相仿朋友的緣故。
他們認為她沒有當家主母的風范,小肚雞腸,斤斤計較,沒有一家主母的容人之量,不適合當正妻,不允許家里的姑娘和她來往,省得被帶壞了。
楚婳倒是因此落了個清靜,多年來不是賺錢就是學習,空閑了看看話本寫一寫,日子過得還挺悠閑。
要不是上了朝堂,綁定系統,她的悠閑日子還能持續個幾十年。
楚婳回歸正題吧。
系統魚嘉言和他的爹娘多年來持續ua江氏,讓她為魚家奉獻自身,打罵兩句,動動嘴皮子就可以得到,哪里還會費心經營什么
魚家多年來全靠江氏的嫁妝養著,她一走,魚家就只能典賣東西過日子,自然不愿意讓她離開,更不愿意讓她帶走嫁妝。
眾人“”
竟然要留下和離女的嫁妝,這和搶劫有什么區別
魚家是真的一點臉皮都不要了啊
魚嘉言渣,魚父自私,魚母貪婪,一家二口,堪稱絕配。
或許他們還想著,不讓江氏把嫁妝和孩子帶走,江氏就不會和離吧
不和離,刑部尚書或許還得顧及著女兒和外孫女的面子,和離了,刑部尚書必定會和魚家人秋后算賬。
算盤打得挺好,可惜江氏鐵了心。
魚家人對江氏所做的一切,早晚都會報應到他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