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狐貍尾巴露出來了原來是特地來看他笑話的
“尚書大人,咱們是多年同僚,何至于此啊”工部尚書痛心疾首,說好的同僚情誼呢
戶部尚書冷笑,現在何至于此了剛剛你偷笑的時候呢你幸災樂禍的時候呢那個時候怎么就不何至于此了
轉身就走,趕回戶部,不行,他一個人的戰斗力不夠,得再找幾個戰友。
工部尚書心里煩躁,也不忙著畫圖紙了,還抱有一丟丟幻想沒準呢
等今日份報告傳過來,那一丟丟幻想徹底破滅工部要做的事情還真多
再看看楚婳的感嘆
什么叫不當官還有挺多好處沒有這回事
什么叫好東西都拿出來,朝廷就沒有閑人了不帶這么坑未來同僚的啊
工部尚書心慌、意亂。
無獨有偶,看到這份報告的皇帝和百官心里都有點慌。
本以為楚婳手里的好東西已經被他們掏得差不多了,哪知道光是肥料,她反手就能掏出十幾種,讓戶部和司農寺為此干上幾十年啊
兵部尚書想到了設計巧妙的復合弓圖紙,上面的滑輪、螺絲釘等配件已經夠他們研究的了。
等全部研究透徹,制作出來,運用到其他領域,少說也得以年為單位進行計算。
刑部尚書想到早前破案時楚婳偶爾會提及的什么犯罪心理,犯罪畫像,有些內容當時聽著很有道理,等他們自己運用抓犯人的時候又有些生疏。
還是得讓楚婳系統地講一講,如果能夠將這些知識整理起來編纂成冊推廣開去,或許能提高大盛公職人員破案的效率。
吏部尚書已經預見因為化肥而產生的種種調動,估摸著未來幾十年整個朝堂的官職任免、調動、升遷都會很頻繁。
禮部本該是最不會被殃及的部門,但禮部尚書提前預見可能要辦的豐收祭。
武
將們的想法要簡單一些楚婳能給他們更省力更強力的兵器,更多的糧食,更有效的藥物,讓他們減少后顧之憂,好人啊
文武百官思來想去,翻來覆去,最終得出一條結論小姑娘年紀輕輕的,就適合拉來當官,為國奉獻
太年輕年輕好啊年輕就能多為大盛奉獻幾十年
百官們自發地給皇帝遞奏折,文官的折子婉轉一些,武將的折子簡潔一些,不管是誰送來的,折子只有一個中心思想皇上啊,讓楚婳早點當官吧。
皇帝“”
他的吐槽欲繃不住了,對著錦衣衛指揮使林友就是一頓吐槽朕懷疑他們就是看不得楚婳研究出一個東西,讓他們一群人忙得團團轉,結果自己一個人在旁邊清閑。▓”
林友心說人楚婳也不清閑啊,晚課不上,美人不看,眼瞅著就瘦了兩斤。
皇帝又說“是朕不想早點招她入朝堂嗎是朕不想讓她早點為大盛干活嗎是太師太傅不肯放人啊”
就你們知道委屈啊朕還委屈呢
林友等了等,沒聽到下文,便附和了一句“皇上,太師和太傅為什么不讓楚婳通過世家和官員舉薦入朝”
如果是舉薦入朝,根本不需要再等五年,立馬就能走馬上任開始干活。
文武百官遞折子的意思,也是想讓楚婳走這個路子。
皇帝連翻幾本奏折都是讓楚婳當官的,趕緊丟一邊去,眼不見為凈,頭疼地捏捏眉心。
“女子入朝本就有諸多爭議,舉薦入朝會被百姓認為是走后門,身上有再多功勞也會被認定是旁人的功勞加諸在她身上,科舉就不一樣了。”
“在百姓的眼中,科舉是一種比較公平的方式,她能從那么多考生之中脫穎而出,自有其能力,身上的爭議總會少一些。”
林友打從心底覺得這事不靠譜,科舉同樣有作弊,有泄題。
百姓要是不信任一個人,不管通過什么手段入朝當官都不會信任,除非她能在后續的時間里通過政績和事實向所有人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