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究竟因為什么,事情都發生了,太平也粉飾完了,以后的相處順其自然就好。
楚婳回到楚家,正往千畫居走,遇到了從主院匆匆趕來的溫氏。
“婳兒,娘有事和你說。”
母女倆進了房,溫氏不多廢話,直奔主題“女子十六歲及笄就可以嫁人,你已經十五歲了。”
一聽這熟悉的開頭,楚婳就暗暗叫糟。
前世她被類似的開頭催過無數次,留下了海量的心理陰影,實在是怕了。
這要換個時機,系統鐵定給溫氏發個神助攻的稱號,可今晚剛發生了一個略有點曖昧的意外,宿主的心情還沒整理完呢,著實不是個好時機啊
溫氏“婳兒,你是怎么想的”
開頭聽著像是催婚,中間沒有別的鋪墊,直接蹦到了結尾,這波走向令楚婳摸不著頭腦。
她不想和家人彎彎繞繞的傷腦筋,干脆問得直接些“娘是想讓我明年就嫁人嗎”
怎么可能溫氏搖頭“我只是想問問你是個什么意思,你一向主意大,若是這兩年不想嫁人,娘就幫你回了媒人和族人。”
當家長的都希望女兒嫁個好郎君,一個個下手都早,像楚婳這樣都十五歲了還沒有相看過的姑娘,還是很少的。
其中固然有一部分她跟后宅劉姨娘和庶子庶女相處不愉快,令很多主母覺得娶她進門后院不寧的緣故,也有她不想太早嫁人溫氏就慢慢相看的緣故。
“之前沒有媒人上門,現在你有了幾位老師,和皇室有了關系,和百官”想到被逼到差點告老還鄉的吏部尚書,溫氏的話卡頓了一下,“關系也還不錯,年前就有媒人上門,想為你做媒。”
因為體溫計的事,楚婳連年都沒好好過,要么在實驗室,要么跑去玻璃廠,其他人礙于她身邊明里暗里跟著的錦衣衛,也不會不識相地來打擾。
至于其中是否有楚婳懶得和楚老太太、楚淑、楚琪、楚家族人虛與委蛇的因素,眾人都是看破不說破。
楚家族人還指望著楚婳能夠提攜楚勤,兄妹倆都能身居高位,光耀楚家的門楣。
比起一個年怎么過,他們更希望楚婳研究出新東西,再積累點功勞,也好讓他們分一杯羹。
如今,年過得差不多,
母女倆都有空,溫氏就趕緊找機會說了。
楚婳不急,過兩年再說吧。
本作者芒果眼鏡娘提醒您最全的全京城都蹭我瓜吃盡在,域名
溫氏“你心中有數就好,那娘就把那些媒人給回了,族人那邊有我和你爹呢。”
楚婳笑著挽住溫氏的手,難得撒嬌了會兒“謝謝娘,娘最疼我了”
當下雖然拒絕了相看人家,心里多少有了點痕跡。
這事講究緣分,如果沒有看得上的人也就罷了,商陸本人不管是在容貌、性情還是能力上都很合她眼緣,而他身上沒有官職,其他勢力沒有牽扯,這一點才是最戳楚婳心的。
不是說嫁給了哪個尚書的兒子孫子,以后就受制于人,或者被迫跟隨夫君站隊,但能夠和那些勢力沒有牽扯,保持自身的中立性,那是再好不過的了。
也免得哪天夫君腦子哪根筋搭錯,亦或者被人算計,連累家庭和家族。
這么一想,背后無人的商陸就更加合適了。
由于楚婳忙著學習,溫氏忙著打理生意和楚家,母女倆同住在一個屋檐下,也不是日日都能得見的。
既然湊到了一塊兒,楚婳和溫氏聊了一會兒,言談間問及溫氏對女婿的看法,包括想要個什么樣的女婿,有沒有已經看中的人選。
溫氏直言道“娘怎么想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想。你以后要當官的,很可能會有各種身不由己,嫁個喜歡的男子,不如嫁個合適的男子更重要。”
以上完全是一個成親多年,被生活磨平棱角的女子的肺腑之言。
十幾歲的年紀還可能為了愛情不顧一切飛蛾撲火,三四十歲的年紀就覺得比起容易變質的愛情,生活平穩些更重要。
溫氏已經給出了最真心的建議,轉而一想,女兒正是最憧憬愛情的年紀,或許聽不進去她的建議,說多了還可能激起女兒的逆反之心。
“若是能遇到一個既喜歡又合適的男子,娘親打心底里為你高興”
能夠兩全其美自是最好的,只是溫氏知道人生的不如意更多,不敢抱有太過貪心的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