嬤嬤放心地頷首,“那就好,既然合口味,姑娘就多吃些。若有不滿,奴婢立刻就讓撤了去,再給姑娘重做。”說著便對右邊的一個婢女遞了個眼色,婢女心領神會退了下去,也不知同廊下站著的小管事說了什么。
挽月在心里忍不住慨嘆從未想過被人伺候也能被伺候得“戰戰兢兢”,仿佛自己的一言一行,隨時都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自己以前在圖書館看到過一些有關于康熙朝的歷史趣聞記載,鰲拜的下場并非像影視劇里戲說的那般被康熙殺掉,究竟是否有篡位之心后世也頗有爭議。
但基本可以確定的是,這個曾是滿洲第一勇士、三代元勛的鰲拜,在后期的確大權在握,居功自傲,野心也越來越大,還喜歡結黨營私,引起了康熙的強烈不滿與忌憚。在這種情況下,鰲拜是否真的要篡位,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康熙想除掉他。于是便有了很多經典的作品橋段,什么幾個少年侍衛一同生擒鰲拜。
是被擒住了不錯,但并沒有被處死,只是剝奪了一等公的爵位與權力,一直囚禁到死。在康熙年老時,又曾感念鰲拜昔日的功勞,追賜了爵位;他的兒子雍正重新恢復了鰲拜一等公,還特地加了超武的封號。
不論是康熙年間也好,雍正年間也罷,都沒有過于牽連到鰲拜的家人。
回想起這些,挽月的心情稍微平復了一些。還好老天給了她一線茍活的機會。
她不知道,就在她吃飯的當口,方才得了嬤嬤眼色出去吩咐的婢女,已經將意思轉告給了一個內衛。那內衛大步流星出了院子直奔王家的小廚房。
“方才給我們家小姐做菜的廚子是誰”
小廚房里幾個廚子、廚娘正忙碌著,聽到門口一聲中氣十足的喝,紛紛停下了手中的大勺。經過了這幾日,尤其是蓮湖齋常師傅大半夜被“請”來做點心,還有誰不曉得這幫京城來的、惹不起的家伙
便是這個來傳話的人,也長得人高馬大,宛如一方鐵塔。
北邊的韃子都長這樣嗎
各人心里敢打趣,嘴上卻沒有一人敢說的。
“是是我”周大廚悻悻然跑過來。
對方打量了他一眼,直截了當地說“你,收拾收拾東西,跟著我們一道回京城。你做的飯菜很合二小姐口味。”
聽到這話,周大廚嚇得差點跌個屁股蹲兒。什么就要他收拾東西去京城了
“官爺,我土生土長在太倉,上有八十歲的老母,下有”
“篤”幾錠金元寶掉落在周廚子腳邊,他先是一愣,旋即反應過來,賠著笑臉道“官爺,我不是這個意思”
“讓你拿你就拿著能進我們中堂府,給二小姐做菜是你三輩子修來的福氣,宮里的御廚都有給我們中堂做菜的,你算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