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樂抬眸看他,不明白他突然的感慨是什么意思。
朱標“以實踐課之名,體百姓疾苦之法,我想不出來。”
如果他將其列于國子學課程表,他爹定會有所懷疑,繼而會查到是出自誰之手。
常樂一怔,朱標無法與平民百姓感同身受,那常遇春嬌養長大的嫡女難道就能么
朱標“樂兒,但可放心。”
常樂垂眸良久,他所說的放心,放心他能保護她,也放心他將來還愿意保護她么
夕陽已藏身于山后,夜幕降臨,沉默在兩人間無邊蔓延。
常樂終還是道,“臨濠不適合立為中都,更沒必要修建豪華皇宮。”
史書記載,朱元璋在洪武二年召天下能工巧匠至臨濠修建宮室,至洪武八年四月下詔停止營建計劃,那歷時數年之功的城池,最終不過是堆爛尾樓。
于國于民非但無利,不過徒增百姓苦難而已。
朱標深以為然,他親眼所見之臨濠,的確沒有必要投入過多的人力物力。
“那應天和汴梁,或者還有別的穩妥之處”
他爹現如今的想法是立應天作南京,汴梁作北京,兩都共治。
話已至此,常樂也必要再藏著掩著,“最合適的乃元大都。”
也就是后世的首都北京。
史書記載,明成祖朱棣,也就是朱標的四弟,靖難之役后登基為帝,歷經數年遷都北平。
朱棣遷都雖有其私心,因他封燕王時駐地北平,北平可以說是他的大本營,但北平卻也是經過歷史驗證的都城,于軍事,于政治皆是最佳之處。
朱標若有所思,元大都目前還不是朱家勢力范圍的土地,而他爹已是登基在即
看來應天勢必是要作為臨時都城南京,至于臨濠、汴梁,他得盡快打消他爹的想法。
該解答的疑惑已解,常樂瞅眼陷入沉思的少年,道,“世子可否幫我個忙”
朱標抬眸“當然,你說。”
常樂“我家舅舅藍玉,您也熟識,他年二十,已到成婚之齡。”
朱標微訝,“樂兒的意思是”
常樂“因我之故,舅舅與文玉姐姐熟識,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他愿能與之共結連理。”
史書記載,朱元璋登基后封朱文玉為福成公主,同時授其夫王克恭。
或許她沒有出現的歷史里,藍玉和朱文玉并無相交,又或許是皇命難違
無論如何,她現在是常樂,自幼相伴的舅舅,唯她命是從的舅舅,他既已動心,文玉姐姐對他同樣頗有好感,那她得助他們一臂之力。
這樁婚事,按理來說應當不難。
前提常樂還是朱元璋肯定的未來兒媳。
朱文玉的親哥朱文正沒有同史書里的那般遭受圈禁,是朱元璋信任的得力干將。
朱元璋想必是樂見其成的,他的好大兒朱標與侄子,極具軍事天分的侄子通過姻親關系更加深入的綁定。
但是為防萬一,萬一朱元璋對她已有所不滿
常樂希望朱標看在她乖乖配合的態度,能助藍玉和朱文玉二人能得償所愿。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