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宴結束,吳王府后院新出了位側妃,年輕貌美,極受吳王喜愛。
月余之后,側妃診出喜脈,一時之間側妃之父,韓國公李善長風頭無兩。
常府,常遇春聞此消息,“嘖嘖”兩聲,佩服道,“李公,果然還得是李公”
雖則他敬佩主公,五體投地,可主公年屆四十,妻妾一堆,兒女也一堆了
常遇春“樂兒,爹覺得世子還是很不錯滴,要模樣有模樣,要才華有才華,要年輕有年輕。”
常樂悠悠瞅眼他爹,他爹是真鐵憨憨,他竟敢內涵朱元璋“老牛吃嫩草”
他得慶幸,朱元璋這會兒還沒搗鼓出錦衣衛,那可是無孔不入的存在。
藍氏深以為然,“還有比標世子更優秀的少年么沒有”
常遇春“最重要的是,如此優秀的少年,竟是我老常家的未來女婿,羨慕死誰了”
常樂“”
李府,李善長對月獨飲,他怎么也沒想到自己會成為主公的老丈人
不對,不對,妃妾之父稱不得帝之岳丈
嗚嗚嗚,為什么
他只想與主公成為親家
常遇春那個莽夫,可羨慕死他了
同年十月二十五日,在燕云十六州自后晉時期被割讓給契丹的四百年后,朱元璋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為領,命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征虜副將軍,率二十五萬大軍出師北伐。
史書記載,此次北伐直至洪武二年1369九月,歷時將近兩年,攻克包括山東、河南、元大都北平、山西、陜西等地,可謂戰果累累。
唯一可惜之處,便是朱元璋的心腹猛將,鄂國公常遇春于洪武二年七月初七,死于率師南歸途中。
常樂一字一句反復研讀過北伐資料,常遇春的死亡原因,歷史給的答案是“卸甲風”。
兵將打仗之后,體熱汗多,因貪涼而立即卸去盔甲,導致“中風”暴斃,此疾迅而猛,無任何救治的機會。
應天城下,雄師陣前,常遇春齜著口白牙花兒朝城樓上的妻子兒女們告別。
藍氏早已淚灑衣襟,慣愛胡鬧的常茂、常升兩兄弟也肅了面容。
將軍百戰,可知親眷留守后方擔了多少的害怕
馬蹄陣陣,塵煙滾滾,目之所及,已無親人的蹤跡。
常樂扶著藍氏自城樓而下,保證道,“娘,爹會平安回來的。”
她一定能讓爹平安歸來
秋去東來,寒風凜冽。
常樂猝不及防間又暈了段時日,因為國子學正式添加了門課。
朱標根據常樂所提的實踐課,演化了門農桑課,因為朱元璋不同意其他,比如做工、賣貨等實踐方式。
國子學規定,凡畢業學生,必須憑借自己的勞動種取一定數量的糧食。
朱元璋為支持兒子的主張,特意給國子學批了塊地,要求比如播種、整地、插秧、收割等重要環節,須由家長帶著孩子共同完成,而前期的曬種、催芽,以及日常的施肥、灌溉,則有專門的農桑老師協助孩子們完成。
整個農作物的生長過程,均由老師打分,不合格者來年繼續,直至合格。
以上乃是朱標親自詢問老農后,制定出來的規則。
約莫是與常樂的建議有所出入,她僅是小小的暈了三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