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來,萬物復蘇,又是一年一度的春耕節。
皇家別院,朱元璋領著五個兒子埋頭苦干,直到日上中天,半邊田梗種滿綠油油的秧苗。
臨時搭建的棚內,父子六人隨意用著民間的粗茶淡飯。
與他的皇帝爹,和弟弟們的狼吞虎咽不同,朱標即使腹內空空,他一筷一勺依然細嚼慢咽,盡顯君子風度翩翩。
午膳之后,隨侍宮人呈來消食的茶飲。
朱標輕啜一口,望著田埂,似是憶起什么,他道,“爹,兒子前些時候讀了本書。”
朱元璋捏著帕子擦了擦嘴,好奇問,“標兒讀了什么書”
朱標似是回憶了番,道,“嶺外代答,書里講嶺南地區有種早稻,二月種植,四五月便可收。”
朱元璋驚訝地停住了正摸著自個肚皮的手,“三個月即可收真有此物”
朱標搖搖頭,“兒子不知,兒子以為可命嶺南布政使司在當地探查,并呈送稻谷來京。”
朱元璋站起身來回踱了幾步,“可,八百里加急傳圣旨到嶺南。”
倘若真有此物
“哈哈哈”朱元璋仰天大笑,隨后拍了拍朱標的肩膀,“我兒果然博覽群書。”
朱標也未謙虛,他微微含笑,道,“愿天佑我大明,快快尋得早稻。”
朱元璋雙手負于身后,遙望田間盛景,“終有一日,大明百姓人人有衣穿,有飯吃。”
午后陽光愈盛,朱家父子無一人偷懶,勤勤懇懇繼續挽著褲腿耕作。
直到夕陽斜照,辟出的田間再無一絲空地。
朱元璋心滿意足地宣布起駕回宮,御駕先行,太子次之,諸王在后。
等老爹入輦車,秦王朱樉頓時蔫巴,“真是比在軍營操練還要累。”
晉王朱棡,周王朱棣,楚王朱橚聰明的沒有附和,只顧自活動著僵硬的胳膊、背。
朱標回頭看眼口無遮攔的二弟,“你呀,百姓日日皆是如此,你一年僅這么一次而已,國子學的農桑課都忘光了”
朱樉趕緊拱手認錯,親親大哥的絮叨,他可招架不住。
朱標看他一眼,搖搖頭,凳上他專屬的太子輦車。
御駕穿過城門,行過繁華的街,直直入宮。
朱標帶著弟弟們送老爹入乾清宮后,快步回到自己的春和宮,“樂兒,樂兒。”
他人未到,聲先至,常樂習以為常,只顧自己繼續寫寫畫畫。
書房門開,朱標大跨步而來,第一時間想要攬自家太子妃入懷。
常樂趕緊放開筆,任他抱個滿懷。
少年人,就是愛黏黏糊糊。
朱標彎腰親親自家太子妃的臉頰,余光瞥見她正置于書案的畫作,“這是蹴鞠”
筆鋒幼稚,配色鮮艷,瞧著像是出自孩童之手。
常樂拿起畫,“正是,升兒前些時候出門游玩,偶然得見
百姓在玩,
,
作得此畫。”
常升今年九歲,平日在國子學讀書,得太子相助,他休假時,可來姐姐的秘密基地學習。
朱標拉了張椅子到旁邊,隨口問道,“他喜歡蹴鞠”
常樂看著他,試探問,“只在家中玩耍,應當無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