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休沐。
東華門,兩匹快馬穿行而過,直奔夾心南岸的龍江寶船廠。
寒風蕭瑟,船廠入口,中山侯湯和、靖海侯吳禎翹首以盼。
烈馬嘶鳴,攜風帶雪而來,馬蹄高揚,止于廠前,太子朱標翻身而下。
湯和、吳禎立馬上前行禮,“老臣拜見太子殿下。”
朱標抬手輕扶,笑道,“勞兩位叔叔久等,我們這就進去吧”
湯和、吳禎連聲應是,兩人邊帶路,邊介紹船廠內的詳細情況。
常樂一身月白男裝,仿似哪家初出茅廬的少年郎,她亦步亦趨隨在朱標身側。
京師四面環江,水路往來,可省車挽之勞,且利船運之便。
朱元璋自建國時起,在江蘇、浙江、福建等地廣設船廠,其中京都龍灣船廠,規模最大,人員最齊,由中山候湯和主督。
湯和其人,朱元璋的鐵桿老鄉,作為明軍發家“原始股東”之一,他相比于另一個老鄉徐達,軍事能力略低,因此,功臣廟里只排第五,爵位也只得了個候。
但沒關系,歷史記載,湯和是明初開國功臣,幾乎唯一的壽終正寢之人,多么難得。
龍江船廠所造之船,主要用于內河,如漕船、湖船、戰船、黃船、巡船、漁船等,至于海船也有涉及,可惜技術并不純熟。
常樂跟在朱標身后,走過艌作、鐵作、篷作、油漆作、索作、纜作等作坊,一路行來,木屑翻飛。
木船,約莫也是元廷東征失敗的原因,海上風暴一吹,船散架了。
可惜這會沒法制造鋼鐵巨輪,焊接是個問題,油漆防腐是個問題,鋼材倒是不難
現有炒鐵爐炒出來的熟鐵含后世意義的鋼,只是容器溫度不夠,無法冶煉液態鋼水,從而無法精細配比碳或其他元素,以至暫時沒能鍛造各種合金鋼。
而溫度不夠的原因,一來是開放式的煉鐵爐,二來只有人力或畜力鼓風。
人力、畜力不夠,蒸汽動力完全可以。
常樂手癢癢的,好想立刻、馬上領著工匠搞臺蒸汽機。
但是,不敢
因著久婚未孕,朱元璋看她那是一百個,一千個的不耐煩。
萬一,萬一她要真生不出孩子,那她現在越是蹦跶,后面死得越快。
她自個也就算了,還得連累常、藍兩家
朱標巡視過船廠,再轉道至不遠處的炮廠,來接待的是工部侍郎,陶廣義。
有點耳熟,常樂條件反射地在腦海里輸入“陶廣義”。
世界航天第一人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把月球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萬戶”,以紀念這第一個試圖利用火箭作飛行的人。
萬戶,本名陶成道,原名陶廣義。
若非理智尚存,常樂都要越過朱標去握陶廣義的手,同道中人
陶廣義少
時喜好煉丹,
后來改行制造火器,
曾為明軍許多技術支持。
他的夢想是像鳥兒一樣自由飛翔,晚年時因好友在官場傾軋中喪生,更萌生了飛天去神仙世界的想法。
這是個敢想敢做之人,他告老回鄉后,潛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