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在外人面前就像換了一個人。
在外人眼里爸爸是事業有成風度翩翩,媽媽是優雅得體。別人是看不見的。
一天,她上完小提琴課后偷偷溜到育兒房找姜硯玩,玩累后兩個孩子一起睡著。
她是被門外斥責聲吵醒的。
黑暗的房間里,全世界只剩下媽媽訓斥傭人拿錯東西的聲音。
然后是焦慮的走來走去的腳步聲。
再是管家忽然以興奮的音調大喊先生回來了。
空氣突然安靜,十幾分鐘后媽媽陰陽怪氣的嘲諷起爸爸。那聲音真是充滿委屈和怨恨啊,每一句話都拐彎抹角,音調扭曲,想必說這句話的人神情也是扭曲的。
爸爸沉默著,兩個人的腳步聲雜亂,再是關門聲。
姜硯也被媽媽的譏諷聲吵醒,小孩哭聲刺耳,黑暗中姜稚妤用力抱住他。她渾身緊繃,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門后。
低低的哭聲從門外傳來,開門聲,爸爸低聲哄了好一會,媽媽破涕為笑,兩個人和好如初。
這一幕重復了多少次呢
姜稚妤記不清。
姜學舜其實也很喜歡姜硯,有個兒子,他很開心,覺得自己后繼有人。
所以他愿意多在家里多花些精力和時間,媽媽狀態好轉。
如果姜硯沒走丟,一切或許不一樣吧
姜稚妤想過這個問題,長大后卻覺得,曾經的想法太幼稚。
姜硯走丟后,他的名字成為家里一個禁忌。
鄭霏怡以淚洗面幾天后,忽然把注意力落在一旁的姜稚妤身上。
姜稚妤生活不再由她自己掌控,她第一次意識到人活在世上,是有很多要求和標準的。
她那時候上學最討厭課間,吵吵鬧鬧,很難靜心。
“稚妤,你怎么每天都在做這個”大課間,同桌趴在她桌邊看了一會,然后無聊的打了個哈欠,跑去和其他人聊天嬉戲。
她偶爾也會注意到身邊笑容天真燦爛、每天傻樂的同學。
靜靜的看著,感覺像看那另一個世界的人,無法融入。
“媽媽以后只有你一個孩子了,你要努力啊。”
“你要這點都不能承受,怎么當我和你爸的孩子。”
“媽媽是愛你的,要求你這么多全是為了你。”
媽媽心情好的時候,或者她取得成績的時候,媽媽會溫柔的對她說話,讓人受寵若驚。
姜稚妤露出欣喜害羞的笑容,覺得自己應該擔負起責任。
她真的很努力,也夠狠心,從定下目標后就沒把標準往后退過一步,再加上天分,之后任何獎項和考試上她都是第一名。
成年后她身上很多優秀素質,和良好習慣,都是前十八年磨練出的底子。
可關于小時候的記憶是灰色的,她感覺不到快樂,也感覺不到難過。
最深的印象是做噩夢,夢到沒媽媽不滿意發怒驚醒,夢到自己沒拿到第一名驚醒。
很快,姜稚妤足夠優秀的履歷驚動了姜學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