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歷這個新伴讀的年紀實在太小了,四阿哥就索性點了兩兄弟一起成為弘歷的伴讀,這樣年長一點的兄長就能照顧小一點的弟弟。
換做是陌生的其他人當伴讀,這么年紀小的孩子留在這里,邱翰林也不能放心。
不過出乎四阿哥的意料之外,邱翰林相當放心了,還兩眼放光道“多謝四貝勒,聽說貝勒爺這邊有不少孤本,要是能讓小子看看就更好了。”
四阿哥無語,得了,這是個書癡,讓孩子看了,背下來,以后就能默寫出一份給邱翰林看。
這算盤打得實在太響,把四阿哥都鎮住了
不過看邱翰林的兩個孩子也是兩眼放光的樣子,果然不愧是親父子嗎,這性子簡直一模一樣
只是讓看也沒什么,他們哪怕背下來以后默寫一份,也只會自個看,絕不會私下隨意賣出去,所以四阿哥也不介意。
他點了頭,邱翰林這才想起介紹自己的兩個兒子。
年長的叫邱睿,小一點的叫邱智,顯然取的就是睿智二字了。
不過這兩個兒子年紀不大,在四阿哥看來確實襯得上睿智二字。
長子邱睿要穩重一些,性子也溫和,書卷氣十足。
小點的孩子邱智年紀不大,卻很能坐得住,據說每天去私塾旁聽,順道學會了不少字,只要不太深奧的書都會讀了。
這實在出乎四阿哥的意料之外,卻又更加滿意了。
神童就怕小時候厲害,長大就趨于平凡,大多是因為自負自滿,不努力,漸漸就落后于同齡人了。
看邱智的樣子,對讀書很渴望和喜歡,又十分刻苦努力。
要是一直如此,他以后只怕能有大作為。
四阿哥琢磨著這樣的好孩子跟著弘歷一段時間,糾正了弘歷這渾身的毛病,以后讓兩兄弟跟著弘暉成為左膀右臂卻也不錯,很有培養的價值。
思及此,他又給弘晝挑了兩個伴讀。
想到之前弘歷那個樣子,四阿哥就特意挑選了兩個性情溫和又有耐性的孩子,年紀也是這里頭最大的,兩人都有九歲將近十歲了。
這兩個孩子家中都有弟弟,跟弘晝年紀相仿,聽聞兄弟之間相處得很不錯,四阿哥就更滿意了。
幼小的孩子不知道如何跟人相處,也更敏感一些,能跟年長的孩子玩得好,必然是這年長孩子更知道關愛和照顧幼弟了。
給弘時選的伴讀,四阿哥就挑了一個性子活潑一點,一個則是穩重一點,算是相輔相成。
要兩個都是穩重內斂,跟弘時玩不到一起,就不太能親近,更不會聽得進去了。
那個年紀小點的雖然要活潑一些,卻是懂規矩守禮,讀書也刻苦,是個不錯的榜樣。
伴讀是來陪著讀書,卻不是當侍從的,所以他們都不會住在貝勒府,而是住在家里,每天早上過來,晚上再回去。
伴讀們年紀小,四阿哥就專門安排了馬車接送他們。
有了伴讀,小阿哥以為跟以前沒什么兩樣,只上課陪著的人要多一些。
弘時只覺得多了一個玩伴和一個能教自己背書的人,感覺上課更有意思了。
弘晝被兩個伴讀照顧著,又經常夸贊他,讓他漸漸覺得自己背書慢一點是正常的事。
伴讀還分享了自己小時候讀書,根本不如弘晝幾天就能背下來。
哪怕磕磕碰碰,弘晝這記性還是比兩人要好得多。
如今有兩個伴讀幫忙念書,弘晝背書就要簡單得多,熟讀就能輕松背下,壓力沒那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