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阿哥就算了,這一喝就停不下來的,交給他的話,指不定葡萄酒能釀出來,卻被他偷偷喝掉不少,醉酒后還鬧騰出什么事來。
這差事還是交給十阿哥和十三阿哥兩人,那就要更穩妥一點。
京城周邊的天氣其實適合種植葡萄,康熙很快就圈了密云的一片地方。
葡萄園的差事交給十阿哥和十三阿哥,兩人先找了種植葡萄的老農,另外還有釀造酒水多年的老師傅。
十三阿哥還找上十二阿哥,讓他幫忙跟玻璃廠那邊聯系,做出適合裝葡萄酒的酒瓶。
葡萄酒因為發酵的關系,木頭酒桶能用,但是裝在玻璃瓶內會更好看。
另外配套的杯子也需要,如今康熙用的是當初傳教士連同葡萄酒一起獻上的高腳玻璃杯。
并不是透明,而是血紅色的杯子,倒進葡萄酒后就顯得更為鮮紅的顏色了。
完全不能襯托出葡萄酒的顏色,反而遮蓋了不少。
唐朝的時候喝葡萄酒用的夜光杯,其實就是酒泉的玉石所制。
因為玉質透亮,葡萄酒倒進去后還能看見淡淡的顏色和酒水晃悠的動靜,比起全紅的杯子要好看得多了。
哪怕如今的玻璃做的不夠透明,也足以做成頗為透明的玻璃杯。
西洋人已經用高腳玻璃杯來喝紅酒,其實這早就唐朝的時候,就用上高腳杯了。
提起高腳杯,葉珂就想到了蒙蒂斯。
這名字是西洋人起的,其實是冰鎮杯子的容器,也能叫冰桶或者冰盆。
夏天飲用葡萄酒的時候,會先把酒瓶放進冰里,葡萄酒就變得冰冰涼涼尤為解暑。
但是卻有一個問題,就是倒進杯子后,因為杯子是常溫的,夏天還熱,會把原本冰鎮過的葡萄酒的溫度上升,口感就不太好了。
后來侍從們就想到用這個蒙蒂斯來冰鎮杯子,等到酒的時候拿起來,葡萄酒和杯子的溫度一樣冰冰涼涼的,喝起來就痛快了。
因為太好用,后來西洋人看見就學了去。
葉珂想著康熙那么喜歡喝葡萄酒,夏天喝的時候估計也有這個問題,就麻溜把這個蒙蒂斯的設想獻上了。
她先讓工匠做了瓷盆,盆的邊緣都是規則的凹凸。
凹進去的部分,就能掛住高腳杯的腳了。
然后可以在盆的外邊轉動高腳杯的腳,盆里放上冰塊,那么高腳杯就能均勻的冷了。
喝的時候不會杯子一部分冷一部分熱,口感極好。
康熙試了試,確實解決了冰鎮葡萄酒倒進杯子后變熱的問題,大為高興。
他大手一揮,賞了葉珂一條極品紅寶石項鏈。
這是造辦處新打的首飾,看著是一條多重項鏈,極為華貴,其實還能拆開成項鏈、胸針和手鏈等等。
項鏈還能拆出三種形態,可以說想隆重華貴就全戴上,想簡單點就戴其中一條,極為實用了。
葉珂想著康熙不愧是實用主義,這項鏈能多重變化,著實合適各種場合佩戴了。
康熙叫這個為冰池,讓造辦處多做了好幾件出來。
葉珂之前獻上的,因為時間緊的關系,只有外邊的造型,能夠一眼看出究竟是怎么做的。
四阿哥嫌棄不夠好看,總不能就這樣送進宮里,還讓人做了喜鵲登枝和松鶴延年兩種圖案。
瓷器還不夠好,他不是很滿意,也只能湊合送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