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鋪面冷冷清清好幾天,根本沒人進去,周圍的店家只以為它很快倒閉了。
哪怕有好奇的路人打聽或者想進去,都被其他店家阻攔。
哪里想到有一天,這條一向安靜冷清的街道來了不少馬車。
一輛接一輛,通通都停在這個冷清的藥鋪面前。
馬車上的記號就能知道全都不是一般人家,他們進去后買了藥,捧著盒子就走了,絲毫沒有一點拖泥帶水。
他們甚至不進去跟小廝多聊,很多都是里面有幾種藥丸,全部都買下的居多。
隔壁店家都看傻了,想著這藥鋪是不是瘋了,假裝富貴人家來買東西,叫別人看了也進去買。
被人知道的話,他們就要吃不了兜著走了
就第一天還能假裝一下,后邊不可能一直讓人假扮。
尤其假扮被人拆穿,那就更尷尬了,鋪面的買賣也要做不下去
哪里知道鋪面來的馬車一天比一天多,而且也能看出來的人身份確實不一般,根本不是人假扮的
這就讓隔壁店家更為惶恐,這究竟是哪家貴人的鋪面開到這里來了
藥鋪選在這個地方,四阿哥還問過葉珂的用意。
葉珂解釋道“這條街的書局特別多,里面除了書冊之外,還會做筆墨紙的買賣。”
讀書人來的多,買書之余,平日寫文章對紙墨的消耗不少,順道買上,就不必多跑幾家店鋪了,十分方便。
除了讀書人,剛開始讀書的孩子也會被長輩帶過來買書,買紙墨的也多。
所以消費群體都在這一條街上,正是適合開藥鋪的地方。
葉珂笑笑道“藥鋪里的藥丸都是給剛讀書的孩子用的,正好附近都是書局,甚至會有秀才和舉人走動,充滿了書卷氣。”
這藥丸仿佛都沾上了書卷氣,以及這些秀才和舉人的才氣了。
要換個熱鬧的地方,周圍大多是客棧、酒樓和茶樓這種熱鬧的地方,就跟藥鋪格格不入。
換個藥鋪多的地方,也可能會沾染上其他的藥味。
“都說藥材不能籠統放在一起,不然彼此沾染了味道,藥效就要差很多了。”
所以周圍沒有藥鋪,只有書,就不怕串味,影響了藥效。
四阿哥沒想到葉珂琢磨得如此周到,又好奇了“雖說鋪面選的位置適合,其他人又是怎么知道的我看你并沒有請客上門,是給人寫信告知了嗎”
但是他對府里的事了如指掌,葉珂并沒有寫信送出去,畢竟并沒有信使進出家里。
葉珂就笑了“爺,我沒寫信,也沒有特地請人上門做客告訴他們。”
“我讓弘暉跟弘昇在休息的時候稍微提起此事來,不用說太多,只說這邊有家店鋪,是咱們開的。”
既沒讓弘暉吹噓這里面的藥丸多厲害,甚至都沒說里頭賣的具體是什么。
仿佛是閑談一樣,弘昇冷不丁問弘暉,是不是開了一家藥鋪。
弘暉只漫不經心答道“是額娘開的,都是適合咱們這年紀用的藥丸。”
僅此而已,再不多說。
午休的時候,周圍多的是小阿哥,他們的伴讀,周圍的侍衛,另外就是侍從和武師傅。
那么多人在,宮里都是人精,這消息又不是什么見不得光的,很快他們知道了,讓家人去藥鋪看看。
一問是能讓孩子讀書更好的藥丸,二話不說都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