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御史到處收賄賂,還怎么說真話
四阿哥解釋道“御史也并非都一樣,一部分人確實更在乎名聲,所以喜歡實話實說,也確實清廉。”
所以有時候御史的話不好聽,說得卻有理,也是實話,皇帝都能聽進去。
“但是另外一部分人,就是追逐名聲,只要給好處,他們什么都愿意做,矛頭要指向誰都行。”
這些御史手里的筆和他們的嘴巴都是武器,可以說剛才早朝的時候就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事。
要是十阿哥輸了,那么就要被御史把性情暴戾、沖動蠻橫、草菅人命之類的詞牢牢扣在頭上,很難擺脫得了。
十阿哥當時還沒意識到,四阿哥已經察覺到了,立刻站出來把御史批駁得毫無反抗之力。
當然,只這樣還不算完。
四阿哥對十阿哥說道“這次閱兵比試,文官那邊也得派人說一聲,這次他們所有人都要參加,一個都不能落下。”
十阿哥有些意外道“之前參加比試的人都是經過比試后留下一些比較好的,這次全部人參加的話,會不會人數太多了”
聽罷,四阿哥說道“這次不用單獨一人比試,就會快很多。我的建議是分成隊伍,然后兩兩比試,進行淘汰賽。”
如此一來,就能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花費的時間也不長,一天內就能完成。
不至于耗上十天半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
十阿哥連連點頭道“四哥這個主意好,分成隊伍的話,等會統計一下所有的人數,然后再分一下。”
他把這事記下,四阿哥已經提了建議,余下的事該自己來做才是。
四阿哥卻道“通知文官那邊的事,我派人去就好了,至于分隊伍的話,希望十弟能把文武官打散來。”
十阿哥點頭道“這事自然,總不能一隊文官,一隊武官的話,那就無法比了。”
這還比什么,文官自動認輸得了,哪里能打得過全是武官的隊伍呢
把文官和武官打散后混在一個隊伍里面,人數差不多的話,才能更公平一些。
四阿哥卻道“打散他們確實是這個緣故,免得文官輸了就說隊伍分配不夠公平。”
“另外,我們也得讓文官明白,他們不努力點就要拖隊伍的后退了。到時候輸了,那就是他們的問題。”
“再就是文官跟武官一起練習和磨合,只怕要十分辛苦,也得明白究竟是誰讓他們如此辛苦的。”
十阿哥看著四阿哥的笑容,只覺得陰森森的,不由后背一寒“四哥的意思是讓這些文官明白,是那幾個御史的緣故,才讓他們不得不參加這次的閱兵比試”
四阿哥笑著頷首“不錯,正是如此。”
十阿哥看著他,終于明白皇阿瑪怎么忽然提出要閱兵比試,原來繞了一圈等在這里,還是繼續給他出一口惡氣嗎
身為皇帝要直接對付這些諫言的御史,傳出去被其他人知道后,只會覺得皇帝沒有氣度,聽不見諫言,還要迫害這些說實話的御史。
所以康熙不能直接動手,卻可以間接來。
他不責罰這些御史,卻要舉行閱兵比試。
理由也是現成的,御史在早朝的時候大咧咧說圍獵就打了五只小獵物,還沾沾自喜的模樣,讓皇帝覺得文官的騎射功夫落后太多了。
所以才舉行閱兵,鼓勵文官把騎射撿回來多練習。
至于御史之外的文官完全是被連累了,他們練習得累死累活的時候,心里肯定對早朝那幾個御史恨得咬牙切齒。
所以組隊的時候,隊伍里的人會對這幾個御史友善才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