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葉珂不解,這抓起來有什么不同,弘暉就解釋道“海關那邊尤為注重治安問題,一旦犯事必然嚴懲。兒子之前跟阿瑪商量過,要這些人還在咖啡館鬧事,就讓當地差役把人帶回去。”
“關上天,還得交一大筆罰金,甚至名字要在海關的公示上貼上一個月。”
被關在牢獄里天,就相當吃苦頭了。
這還不算,又得交一大筆罰金,甚至還要在海關公示上貼了名字,簡直是公開處刑。
海關每天多少西洋船只經過,公示也不知道多少人看過,那名字一旦上去,真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全世界各國可能都知道他們的名字了。
吃苦和丟錢都是小事,最怕的就是社死了。
貼在那么顯眼的公示上,全世界都知道他們的名字,要是好名聲就算了,還是壞名聲,因為打架斗毆被抓進去才公示,實在冤枉了。
要是個商人,直接就壞了自己的名聲,以后的買賣就做不下去。
如此一來,確實很多人都收斂了,不敢在咖啡館鬧事。
海關還得了弘暉這個提醒,覺得是個好辦法,索性其他犯錯的人都這么來。
這樣一下,讓海關所在城市原本因為西洋人犯事不好處置而頭疼,如今是徹底擺平了。
洋商起初還不樂意,找傳教士哭訴,然后傳教士還去宮里跟皇帝控訴了一番。
他們覺得大清的人應該更注重面子才是,怎么卻讓西洋人丟臉呢
康熙早就知道弘暉這個舉措,為了平息咖啡館那些西洋人吵鬧打架,被海關拿去用了。
他聽傳教士進宮來哭訴此事,不由奇怪道“他們不犯事,就不會上公示,那就不會丟面子了啊”
所以對方是想鬧騰,又不想上公示,想得倒挺好的
這話噎得傳教士說不出來,總不能說這個懲罰實在太重了。
但是皇帝話也沒有毛病,不犯事就不用受罰,也就不會在乎這懲罰重不重了。
必然是人想犯事了,又想減免罪過,這才鬧騰著要懲罰太重。
傳教士啞口無言,又提出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認為弘暉推出的咖啡豆和咖啡杯的禮盒實在太昂貴了,感覺是在搶錢
當然他的話比較婉轉,不過就差沒說弘暉這是大肆斂財了
咖啡豆才多少錢,咖啡杯的瓷器雖好,價錢卻不至于那么貴
康熙疑惑地看了這傳教士一眼,記得好像是法蘭西還是意呆利來的,就問道“如果覺得太貴,你們囊中羞澀的話,其實可以不買的。畢竟咖啡豆這種東西,你們跟洋商買也是可以,沒必要非得照顧弘輝的買賣。”
傳教士聽得無語了,誰要照顧弘輝的買賣啊,那不是洋商賣得也很貴嗎
什么囊中羞澀,他們也不是沒錢買,而是覺得這咖啡豆不值那么貴的價錢
康熙這分明是諷刺他們沒錢還想買,然后就嫌棄東西貴了,把傳教士氣得夠嗆。
但是他的話也讓人挑不出毛病來,覺得弘輝的咖啡豆賣的貴,那就買洋商的,反正一樣都是買。
不買洋商的非要挑剔弘輝賣的貴,這不是無理取鬧嗎
反正傳教士被康熙堵了回來,也不敢繼續說什么,只好退下了。
回頭康熙還叫四阿哥到宮里來,跟他吐槽了一番,如今的傳教士大不如前,窮得連咖啡豆都買不起了,居然還有臉到他跟前來哭窮。
這還不夠,他在早朝的時候也跟朝臣吐槽了此事,只覺得各國的傳教士越發參差不齊。
要一般人抱怨幾句也沒什么,偏偏是康熙親自吐槽了。
這事都不用多久,立刻傳遍了整個京城,就連其他傳教士都耳有所聞,讓他們都沒臉出門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