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調查資料,是從順縣發來的,給他發這份資料的人,不是別人,正是高營長。
高營長自從那日酒醉后,說了不該說的話,就后悔不已。
后來范明華又向他打聽有關明家的事,他就警惕起來。
得到了明歌要求調查范明華的命令,自然就著手去辦這事了。
高營長是偵察兵出身,像調查這樣的事情,對于他來說,那都是手到擒來的事情。
不管多隱密的事情,他都能夠給查出來。
因為人是他同學帶過來的,自然先是從同學那里打聽了這人。
也好查,人叫范明華,就在順縣農業局當科員,還沒有轉正。
一查資料,這人牛啊。
大字不識,沒有上過一天學,就憑對農業的了解,因為抗旱有功,人就被特招到了農業局,還是局長親自簽發的聘令。
當然,高營長不是那等一看表面上顯示出來的,就真的這樣認為的人。
他細心,否則也當不了偵察兵。
一個局的局長,不可能做這樣沒有章程的事。這可是要通過人事科調查的,如果真的大字不識,人家也不可能把人招過去,還是特招。
就僅憑對農業的了解那對農業了解的人多了,那些經驗豐富的老農們,誰不是有兩把刷子,但也不是誰都能夠進農業局的。
再經過調查,高營長就發現了范明華隱藏在私下里的厲害。
其實也不用特別調查,人家就在他同學手底下工作,問同學便知道。
當時劉干事是這樣告訴他的“人家范明華只是沒有學歷而已,不是沒有知識沒有才能。人家不管是對農業的理論知識,還是實踐知識,都比我強。也只是暫時在我手底下,等到轉正后,肯定是要往上升的。”
劉干事是什么人
人家可是清華大學農科院的高材生,那是真金百銀考出來的。人家的實踐能力可能沒有那些經驗豐富的老農強,但人家的理論知識,絕對是杠杠的。
不是誰都能夠考進清華的。
能夠讓劉干事都說一聲,對方的理論知識比他強,就足夠說明,對方是真的牛逼。
再經過調查,范明華的知識層面,似乎比張局長還高一些。
張局長是誰啊,那是從省農業廳過去的,是個農事專家,就沒有他不懂的農事。
竟然比他還高一些,那這人得牛成什么樣
高營長不敢大意,又接著從范家入手,但只調查出來,范家是解放前逃難去的姜泰壩,至于逃難之前去過什么地方,又是怎么逃難過來的,高營長暫時沒調查出來。
倒也不是他能力不行,而是他人在演習場,出不了省,能調查到的,也僅是如此。
明歌看著這份資料,資料很詳細。
能夠在幾天內得到這些資料,雖然大多數是明面上能夠查出來的,也實屬不易了。
資料上甚至把范明華什么時候尿過床,都調查得一清二楚。
范
范
這是第二次,他咀嚼著這個姓。
他可還記得當時他老姑的兒子,就是寄養在一個范姓家里。
再看向范明華這個名字,是他嗎
這世上沒有這么巧的事,都是范家出來的,一樣都叫明華,還都三十多歲,雖然一個是三十二歲,一個是三十歲,就相差了兩年。
那如果年齡是被改過的呢
那就可能連年齡都對上了。
是他嗎
明歌再一次地在心里吶喊。
再看向資料上的照片,這是范明華入職農業局當天拍的證件照。
照片的他穿著白襯衫,軍綠衣服。
眉眼與明歌的父親有五分像,比明歌這個親兒子,還像他的父親。
這個人,明歌見過。
就是在那天明州市的一個供銷社看到的。
當時看到的時候,他就驚覺,還以為是他父親在外生的私生子呢。
沒有見過那么像他父親的人,又怎么可能會不震驚。
只是后來他急著回北京,這事也就給耽擱下來了。
直到高營長打電話過來,說了自己酒醉可能說了不該說的話后,明歌從百忙之中,抽出了時間。
也就發現了許多的不對勁。
如果這人,真是他老姑的孩子的話,那
他可不就是他的表哥
那家里那個,就是假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