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顧家三個男人就去了武裝部,寧芝和大伯母兩個女人,自然不會去那么血腥的地方,就只待在家里。
家里的活已經被三個男人干完了,自然也不用她們做。
兩人也沒有什么事,就一起坐在了客廳的地方,一邊拆著毛線,一邊聊著天。
毛線是顧伯母買過來的,是想給顧寧寧織小衣服小帽子小襪子。
毛線是往多了買的。
毛線可不好買,在這個資源普遍缺少的年代,不只是票的問題,有時候根本就是沒有東西。
像顧伯母買的這團羊毛線,就是她花了很大的資源買來的。
早在知道范明華那邊生有一個女兒開始,她就開始動用人力人情,開始到處搜索各種好的面料,毛線,還有各種的營養品。
主要是因為,顧長春調查出來,寧芝曾經因為被推倒難產,有腎臟大出血,貧血的嚴重。
顧伯母自己沒有兒媳婦,只有一個收養的女兒,對寧芝就像自己的女兒一樣,恨不得把自己身上最好的東西都給她。
也恨不得,把心肺都挖出來給小寧寧。
那可是顧家唯一的孫女啊。
不說他們家,顧明建這小崽子現在愣是不想結婚,她收養的兒子,生的也不是孫女。
冒牌貨顧華那邊,倒是生有孫女,但那又不是顧家的種,顧伯母自然也就不上心。
以前都沒上心過,現在更不可能。
說來也奇怪,她一直都不太喜歡顧華這個侄子,以前不明白是怎么回事,這會知道了。
顧華跟她不親,反倒跟顧長鳴續娶的那位親。
不過也不怪人家跟后母親,他從小是這位后母養大的。
“我教你幾道煲湯,都是食湯,你和明華都能補著吃,等到寧寧長大后,能吃輔食了,就可以隔段時間給她煲個湯,孩子能長快些。”
顧伯母是醫生,在保養這塊很有心得。
當年顧明建身體不好,就是她給修養回來的。
這會聽說了寧芝的身體,因為難產的事,損傷很大。
顧伯母道“你應該要坐雙月子的。”
生產對于女人來說,不只是鬼門關,就算闖過了鬼門關,依然有很多的問題在等著女人。
坐月子是很有必要的,但很多農村里沒有這樣的條件,往往很多時候都是生完孩子,坐不了幾天月子就得下地。
顧伯母自己并不是農村的,但是她以前在戰場上救護,也會救護很多軍人的妻子,也會在戰場上接生孩子。戰場上的女人,比鄉下的女人還要苦。她們往往前一刻生完孩子,下一刻就得拖著剛生產完的身體,火速的轉移。跟命比起來,健康又算得了什么呢
因為看得多了,自己也遭受過流產,身體無法懷孕的一系列打擊,顧伯母對于女人的身體,就特別的關注了。
也在心里下了決定,等到以后有了兒媳婦后,一定要把兒媳婦像女兒一樣的疼。
如今,遇到了寧芝,她和這個侄媳婦特別的投緣。
有共同的語言,顧伯母也不可能因為對方的成分不好就有任何的看輕,反而因為她小時候的那些遭遇,對她多了幾份心疼。
寧芝一一把顧伯母說的,都記在了心里。
那些煲湯的食補方式,寧芝很認同。
像她因為早產,奶水出不來,也是靠范明華經常去買那些鯽魚還有老母雞,煲得那些湯,她這奶水才慢慢地被催了出來。
雖然不多,但至少她能夠像一個正常的母親一樣,給自己的孩子哺乳了。
如果真的被剝奪了身為母親,給孩子哺乳的資格,她不知道自己將來每回想起來,會不會遺憾。
她知道,自己肯定會遺憾。
“都記住了嗎”顧伯母問。
寧芝點頭“都記下了。”又問,“大伯母,有沒有那種可以催奶的食補法”
顧伯母頓時明白了,她道“是沒有奶水了嗎”見她點頭,顧伯母道,“鯽魚湯這些,民間都有在吃,我這邊告訴你幾樣中藥,到時候跟鯽魚一起煲,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寧芝眼睛一亮。
記下了顧伯母報出來的那幾份中藥,又把伯母講的煲湯的方法記下。
怕自己給忘了,她還拿出了一本筆記本,開始把顧伯母說的這些慢慢地記在了本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