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隆興府現在府衙資金緊張,急需補充資金。但請不要擔心,我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這些銀錢,會用在府城的修繕上,像城門啊、街道啊、農田啊、被破壞了的房屋啊,等等等等。
但這些跟十位大戶又沒關系,他們就是普通老百姓,修城門的事情憑什么要他們買賬,孟昔昭也知道他們肯定不愿意,于是,徐徐拋出了第一個釣竿。
等拿到錢以后,他準備干一個事,不是修城門,而是在城門邊上,先立一個紀念碑。
一來紀念在此次失守當中,不幸喪生的百姓和官兵們,二來,也要歌頌一番陛下的功績,重點表揚他將洪州改成隆興府的事跡,洪州已然成為了歷史,但歷史不應該被忘記,無論好的還是
壞的,都很應該在紀念碑上表現出來。
而對這十個大戶來說,真正的重點是,在歌頌陛下文章的下面,還會記錄下此次修繕新城的有功之人,官員在后,無私奉獻的百姓在前。
總結,你捐錢,我給你刻紀念碑,保證只要齊朝還在,你的名字也還在。
這幾個大戶的眼睛瞬間就亮了。
如今的人們若想青史留名,就一個辦法,去考科舉,考上了,就算是拿到青史留名的機會了。
連正經進士都不一定能被記錄下來呢,至于普通人,更沒戲了。
他們有錢,可有錢買不來身后名啊。若孟昔昭真的立了一個紀念碑在城門處,那往后,不管誰進出,都能看到自己的名字。
這四舍五入,不就等于被萬人敬仰了么
其中有幾個很有商業頭腦的,甚至還想到,如此一來,自己就變成了自家的活招牌,以后不管是開店還是賣東西,只要說出自己的名字,說自己是隆興府的大善人,也不愁合作伙伴再猶豫了。
這個年代,名聲就代表了一切,毫不夸張的說,一個名字,就能讓無數人心甘情愿的給他送錢
此時這十個人已然心動了,然而孟昔昭還沒說完,微微一笑,他又拋出了第二個釣竿。
陛下對隆興府,一直都十分關心吶。過年的時候,急不可耐的就把洪州升成隆興府了,后來還派了我來當知府。什么你們不知道我是誰天吶,你們沒聽說過孟舊玉嗎,他是參知政事,是我爹,我還有個忘年交,叫閆順英,就是咱們的右相,閆相公啊。
另外,被這里百姓打了的謝原,你們知道他是誰嗎他是咱們那已經故去的皇后娘娘的親侄子夫妻一體,那他也就是陛下的親侄子,你們好好想想,陛下把我,和自己的親侄子一起派到這里來,能是敷衍嗎這明明就是重視,大大的重視
所以說,到時候他會把誰捐了款,全都寫在札子上,上報給皇帝陛下,順便也會給這些人請賞,至于陛下會不會答應的問題,這個你們不用擔心,陛下他老人家能這么不懂事嗎他一聽你們拯救了岌岌可危的隆興府,這賞,當天就能下來
至于賞什么孟昔昭托著下巴若有所思。
那估計就得看各位有多少忠心了,這錢也不能太少了,太少的話,他也沒法寫在札子上。
捐的少一些,得一些御賜之物應該是可以的;若捐的多一些,說不定還能得到陛下的墨寶。
想想看,陛下親手寫的“仁善之家”四個大字,掛在你家正堂里,這就等于給你們家鑲了個金啊,本官進去都要拜一拜,更何況別人呢以后本官走了,新的知府來了,他們也是決計不敢怠慢的,畢竟,你們家可是陛下親自認證的“大善人”啊。
孟昔昭畫了一個巨大無比的餅,用暢想的方式把這十人想象到呼吸急促,差點當場就厥過去,這時候,孟昔昭還不忘補充一句,沒關系,大家盡力而為,就算捐的不多,也是可以寫在紀念碑上的,哪怕捐一兩,也能寫上去。
如果他只說紀念碑,或許這些人還有僥幸心理,想著,捐個幾百兩,不傷筋不動骨,還能拿到好名聲,但聽了后面的,他們就把那幾百兩忘了。
不行必須多捐,多多的捐自己家能不能春秋鼎盛,能不能從商戶躋身到清流當中,就看這一次了
孟昔昭說完了,卻沒有當場收錢,而是微笑著站起來,說讓他們想好之后,再來找自己,他就住在這府衙,隨時都在。
意思就是,白天晚上,你們想什么時候來就什么時候來,自然,這回就不是十個人一起來了,而是各自來各自的。
這十人面面相覷,再沒有之前那抱團取暖的意思了,看著別人,總擔心他們會比自己捐的錢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