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塵搖頭“不,我必須盡快過去”
百姓們腦袋上冒出一個問號,去哪里啊
那個道長就像百姓的蛔蟲,立刻就問“你要去哪”
藏塵臉上寫滿了后怕“我要去梅嶺螣蛇神女發怒了”
百姓們聽到這句話,滿臉都寫著茫然二字。
螣蛇神女誰啊
螣蛇,道教十二天將之一,這家伙在神話中的地位,也不是一開始就定性的,而是隨著朝代更迭,不斷變化。
一開始的說法是,螣蛇是玄武的分身,就是老騎在烏龜上面的那條小蛇;后來,又變成了螣蛇其實是一種龍,跟應龍啊、蛟龍啊,地位是一樣的;再后來,又變了,說它其實就是一條蛇,只是,這個蛇很容易化蛟,而蛟又很容易化龍,所以,應該這么說,螣蛇就是龍的幼年體。
每朝每代說法都不一樣,前面就不提了,只說最近,由于之前中原分裂的太碎,人們活著卻總有種自己正在地獄里受罪的感覺,所以經常去求神拜佛,但那時候真正興起的是佛教,道教只沾了一點光,系統性的神話,并沒有流傳到家喻戶曉的程度,因此,百姓們只知三清,對于其他的道教神明,了解不多。
在越朝,螣蛇混得最慘,已經查無此蛇了。
齊朝剛建立的時候,也差不多,道士們宣傳自家信仰的時候,提的還是那幾位大神,偶爾會提提像九天玄女、西王母、四神四靈這些熱度稍低一點的神靈,螣蛇,還是查無此蛇。
直到天壽帝做了那個夢。
天壽帝那個夢,直接把佛教的那迦大神貢到了快和觀音菩薩一樣的地位,幾乎所有的佛寺,只要還有余錢,就一定會塑一尊那迦大神的佛像。跟風嘛,誰不會啊,道教見狀,也開始翻書,看自己這邊,有沒有跟蛇有關的故事。
然后他們就找到了螣蛇。
然而螣蛇
的事跡很少,而且它有一點特別吃虧。
那就是,它沒有人形。
天壽帝嘴上說著,他喜歡蛇,而且還把蛇推崇到了如今的地位,可再看看他平時干的都是什么,塑那迦的佛像,收集人首蛇身的故事和畫卷,至于他養的那條大蟒蛇,倒是好好的養在御花園里,可孟昔昭每次去見他,他要么待在后宮,要么待在他自己的宮殿里,很少會在御花園中,欣賞他的大蟒蛇。
也就是說其實,天壽帝這是葉公好龍。
嘴上說自己喜歡蛇,然而實際上,他更喜歡蛇能變成人,如果是那種能給他帶來好處的人,那就更完美了。
孟昔昭不知道是之前的道士們沒有想到這一層,還是想到了,卻苦于接觸不到天壽帝,無法利用,反正那都不關他的事了,既然之前沒人利用,那這便宜,就歸他了。
神話嘛,還不都是人編的,尤其螣蛇這種每過一朝就自帶一個升級包,直接更換版本的,那就更容易編了。
在藏塵三兩言語的講述中,大家很快就弄明白怎么回事了。
藏塵閉關的時候,因為“法力”低微,不慎被外力侵入了他的魂魄,他以為對方是邪祟,于是調動起為數不多的“法力”,跟這個邪祟對抗,誰知道對方十分強大,他沒打過,這才吐血,暈了過去。
而暈倒以后,他也做了一個夢,他夢到一個長著翅膀,腰部以下是一條蛇尾的女人騰空在云霧中央,怒視著他,說他是不知好歹的凡人。
“我乃螣蛇小小道士,連火眼金睛都沒練成,居然膽敢污蔑我是邪祟”
藏塵正模仿著螣蛇的語氣,說得正投入著呢,突然,旁邊一個大娘插嘴問他“道長,什么是火眼金睛啊”
藏塵一噎“”
他哪知道。
孟知府沒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