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幾天,齊國的消息終于傳到了南詔,發現連齊國皇帝都蓋章認證這是真的,還張貼出告示讓全國人民都知道這件事,貞安羅當時就想率兵打上應天府。
好不容易才把貞安羅勸好了,南詔公主羅薩花沉著臉回到自己的宮殿中。
她不高興,是因為這謠言愈演愈烈,甚至還跟她扯上了關系,如今外面都說,那個被送的公主就是她,說什么管友三之所以能做出這樣大逆不道的事,全是她這個狐貍精勾引的。在謠言里,她還許諾管友三,只要事成,就讓他做大駙馬,賞他千畝良田,還要給他一萬兩的黃金。
先不說南詔根本沒有大駙馬這種稱呼,就說那千畝良田,一看就是齊國人的臆想,他們南詔對種地可沒有這么深的執念。
她的侍女為她打抱不平,羅薩花依然沉著臉,但她想的卻是另一個問題。
好端端的,怎么會有這種謠言傳出來,到底是誰這么陰損,把鍋往他們南詔腦袋上扣
羅薩花心里憋著一股氣,當時就
讓自己的人出去調查此事,但正好趕上孟昔昭回來,他帶了五百精兵,精兵可不是普通的禁軍,每人都是一等一的好手,畢竟人家平時干的是保護皇城的大事,對于自己的安危,天壽帝一向是精益求精的。
這五百精兵一到隆興府,就開始轟轟烈烈的干活,一下子,拔除了不少安插在隆興府的眼線,大部分都是南詔的,還有一小部分來自大理、天竺。
后兩者撞上這等事,純屬倒霉。
培養細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很多暗樁,那都是潛伏了好幾十年的,這時候可沒有互換細作這一說,抓到了,就是嚴刑拷打,然后就是一個死。
南詔也不是打一開始就這么缺德,總耍陰招,貞安羅算是耍陰招的鼻祖,而他的兒子羅買隆,對于這個不怎么熱衷,他更喜歡直接把人打服,倒是羅薩花,因為手里沒兵,非常喜歡用這種暗地里的招數。
于是,被抓的那堆細作里,好多都是她的人。
就這樣,羅薩花越來越憤怒,而這時,她那幾個殘余的、好不容易才躲過一劫的眼線,傳回了有用的消息。
管友三之所以被抓,是因為他的發小孫厚全落網了,而孫厚全之所以落網,是因為隆興府知府眼睛特別毒辣,剛到隆興府沒幾天,就發現了他的異樣。
后來他帶著孫厚全去江州,暗中捉拿管友三,那管友三明明手里有那么多的兵,卻因為錯失先機,直接被人甕中捉鱉了。
再之后,這位隆興府知府又被叫回應天府去報告這件事,也是他回去以后,這謠言才從江州四起,等他出了應天府,很快,應天府也傳出了同樣的消息。
羅薩花可不蠢,齊國人被蒙在鼓里,不知道這事是假的,所以看不到奇怪的地方,而她知道真相如何,她當即就斷定,這事,肯定是隆興府知府搞出來的,目的,就是為了邀功。
在這時,她對孟昔昭還只是氣憤,覺得他就是一個十足的小人,但后來,她又派人去重點調查這孟昔昭的情況,不調查不知道,一調查,嚇一大跳。
齊國第一奸臣的兒子,齊國皇帝身邊的寵臣,在隆興府搞自己的一言堂,其他官員都被他架空了,簡直就是個土皇帝。
而這土皇帝還很會收買人心,不費一兵一卒,找了個道士,就把隆興府百姓收買了,讓他們熱火朝天的去種地,至于早就被搬空的府衙,他也來了個空手套白狼,只用幾塊破石頭,就換來了大量的白銀,以及好多人做夢都得不到的好名聲。
這還是她不知道那些富戶集體捐款的情況下,要是連這件事都知道了,她估計更震驚。
然而,這些其實都不是羅薩花最關注的,她最關注的是,去年前往匈奴的送親隊伍,里面也有他,而且回來以后,首功就是他的。
羅薩花不知道他具體做了些什么,跟匈奴交易改變的事情,也沒這么快的傳到南詔來,她心里正疑惑的時候,她的探子又給她傳回了一個消息。
詹不休,和孟昔昭好像
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