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大人,你老人家也在囚車里好不好,你怎么一點都不害怕啊
孟昔昭當然也害怕,但表現出害怕有什么用,不管怎么著,他們都已經到了南詔的地界了,行錯一步,他們幾個的命,就全沒了。
這些人一直在趕路,走到一半的時候,天上開始下小雨,而這小雨持續了一會兒,就變成了瓢潑大雨。
坐在囚車里抱團取暖的四人“”
什么叫屋漏偏逢連夜雨啊,這就是了。
南詔人要冒雨前進,他們幾個坐在漏風的囚車里,也只能挨著,但眼看這雨越下越大了,連前路都看不清了,再這樣下去,說不定會遇到泥石流,那個領頭的便一聲令下,讓大家就近找個避雨的地方,停下來,等這雨停了再走。
好在這雨下得雖然大,但不打雷,要不然,孟昔昭還要擔心一下被雷劈的后果。
他們選了一片樹林,囚車也被他們駕到了樹冠下面,那些南詔人看起來十分習慣這種在叢林中就地取材的生活,兩個人出去掰芭蕉葉,兩個人找個干燥的地方生火,然后其余的人,打獵的打獵,做飯的做飯,不一會兒,香味就從他們那傳了過來。
渴了朝天張嘴喝雨水,餓了吃林子里打來的兔子,地上還用芭蕉葉鋪了一小片床,供他們坐下休息,孟昔昭瞅著他們,感覺他們是既精致、又敷衍。
囚車停的位置不太好,一半被雨淋著,一半沒有,離南詔人近的那一半就是干燥的,而孟昔昭比較倒霉,坐在離南詔人最遠的地方。
南詔人吃飯,肯定不會給他們也準備一份,王司理已經快一天一夜沒吃飯了,正對著那只流油的兔子直勾勾發愣呢,突然,他被孟昔昭拍了一下。
孟昔昭對他抬抬下巴“你跟我換位置。”
王司理“”
都是階下囚,憑什么我還聽你的
他不愿意換,孟昔昭見狀,微微挑眉。
王司理最怕的就是他這個表情,頓時就慫了,乖乖換到
了孟昔昭那邊去。
淋著雨,王司理感覺自己這輩子都沒這么倒霉過。
這群南詔人就是休息也依然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他們看見囚車里有動靜,后來又看到是孟昔昭要求別人跟他換位置,一換到干燥的地方,他就倚著囚車,伸展自己的胳膊腿,被他擠到的王司理卻一聲都不敢吭,就這么受著。
南詔人冷笑一聲,就不管他們了,繼續跟自己的同胞聊天。
而孟昔昭保持著一條腿放在王司理那邊的姿勢,用力倚著囚車,豎起耳朵,聽他們在說什么。
嗯南詔是個很神奇的國家。
他們實行雙語制。
幾乎整個國家的人,都會兩種、甚至兩種以上的語言,其中一種是哀牢語,另一種就是漢語。
造成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是,南詔占領的本身就是漢朝的國土,曾經生活在這里的都是漢人,少數民族也有,但數量不多,而且最多的少數民族,人家都生活在大理國,沒有跟著南詔皇室一起跑出來。
這里面的背景就太復雜了,從秦征百越,再到唐朝時蒙舍詔橫空出世,南詔的主體民族都不知道換了多少回了。即使曾經當地的漢人,如今被他們同化成了南詔人,可漢人也在無形中的同化他們,比起表達能力有限、而且書寫起來極其復雜的哀勞語,還是漢語應用起來更方便一點。
再加上,兩國打起來之前,南詔皇帝還抱著想要和齊國交好、用懷柔政策對付敵人的想法,所以,他也從沒禁止過大家對漢語的學習和應用。
畢竟用哪種語言,都不耽誤他們打生打死,可現在,這一點就便宜了孟昔昭了。
孟昔昭努力的聽著他們在說什么,而這群人也不讓他失望,他們嘰嘰喳喳的,還是在說任務失敗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