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人先吵起來,緊跟著就有其他人下場,吵架么,總是會波及無辜,但被波及的人忍不了了,于是,就演變成了一場多人罵戰。
孟昔昭“”
皇帝變了,臣子也變了,但這一言不合就打口水戰,是丁點都沒變啊。
最終謚號還是定下來了,就是崔冶鐘情的這個壽字,回到后宮,崔冶和孟昔昭默默對視,然后坐在一起安靜的喝茶。
他們兩人,一個新手皇帝,一個新手重臣,雖然同樣的場面見得不少,但當自己身在漩渦當中,他們才知道為什么天壽帝以前動不動就尥蹶子。
實在是煩得很啊
崔冶“路漫漫其修遠兮”
孟昔昭接了一句“吾將上下而令別人求索。”
崔冶“”
看向身邊的人,兩雙眼睛對望,俱是默契一笑,孟昔昭把自己的茶杯遞過來,崔冶頓時心領神會,跟他輕輕的碰了一下杯沿,然后同時把茶杯拿回來,舒服的飲了一口。
*
漂亮話說得容易,但真要把滿朝堂,三百個人都壓制住,哪是這么輕松的事。
這個磨合的過程,就像孟昔昭他爹說的那樣,最起碼要一年。
既是皇帝磨合臣子,也是臣子磨合皇帝。
不過,這件事的主力軍只是崔冶,跟孟昔昭沒什么關系了。
就像現在,大臣們一計不成,再生一計,既然你軟硬不吃,那我們就用美人計。
崔冶后宮空空,早就有人提出讓他選秀,本朝雖然不像唐朝那樣,前朝后宮溝通深重,幾乎所有人都為了權力打的頭破血流,可只要是跟皇帝有關的事,那就沒有小事。
崔冶已經一十一歲,就算尋常人家,這個歲數沒成
親,也已經算晚了,更何況他還是皇帝,這后宮,還是早早充盈起來好啊。
有人上奏,希望像仁宗皇帝時期一樣,從平民當中選妃,他還暗示了一下甘貴妃甘太師的前車之鑒,希望崔冶千萬不要再這么干了;但家里有適齡女孩的、且有雄心壯志的大臣,就很反對這種想法,不是所有人都跟甘瑞一樣缺德好不好娶高官之女怎么了,高官之女跟皇帝更有話題啊
12本作者你的榮光提醒您最全的保護我方奸臣劇本盡在,域名
新一輪的口水戰即將襲來,不過,在這個階段,他們還只是不停的上札子,各說各的。
孟昔昭翻過這些無論言辭如何,全都在說同一件事的札子,挑了挑眉,然后就坐一邊去,扒拉自己的算盤了。
正等著他發表言論的崔冶“”
“一郎沒什么想說的嗎”
孟昔昭痛快的搖頭“沒有。”
崔冶“”
他一口氣憋在胸口,站起身,他慢慢走到孟昔昭身邊,彎著腰,把臉湊到他面前,似笑非笑的看著他“這么多人想讓我立后納妃,一郎當真一點想法都沒有”
孟昔昭“確實沒有,難不成你有什么想法”
崔冶“自然是沒有的”
孟昔昭聳肩“這不就完了,我何必要對這些東西有想法,只要你夠自覺,任他東西南北風,你自巋立不動,那我就什么都不用想。”
孟昔昭如此灑脫通透,這讓崔冶對他更加的著迷,也更加的生氣。
道理是這么一個道理,但孟昔昭他沒反應,崔冶就是感到生氣,很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