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個個大餅當中,不少人都動心了。
孟昔昭就這樣看著月氏太子把這群人說動,心里那叫一個心驚膽戰。
你們是不是忘了,詹不休還在外面打仗呢
你們不怕等詹不休得知這個消息,一怒之下,就不打女真了,而是掉過頭來,打你們了
他們沒忘,很快,他們就提起詹不休了,但不是怕詹不休打自己,而是怕詹不休的妹妹嫁過去以后,會倒戈月氏,進而叛國。
在月氏太子離開以后,滿朝文武都坐下來分析這個事,一邊主張,可以答應他,一邊主張,絕對不能答應他。
分析著分析著,大家就吵起來了,而且吵的不可開交,孟昔昭沒有參與進去,但只有崔冶知道,他也是主張絕對不能答應的一員。
而一百個官員的想法,都沒有孟昔昭一個人的想法重要。
所以,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月氏太子只能孤身回去。
然而意外就是這時候發生的。
正月十二,詹茴進宮看望蘇若存,然后求蘇若存幫忙,把孟昔昭叫了過來,當著孟昔昭的面,詹茴溫順又肯定的對他說,我愿意嫁去月氏。
而且為了不給詹不休帶來麻煩,她還說,她愿意脫離詹家,不再做詹家人。
孟昔昭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誰都可能是戀愛腦,但詹茴絕不可能,那她為什么會說出這種話
孟昔昭不懂,他震驚的離開,回去以后,立刻修書一封,送給塞外的詹不休,然而戰事正是焦灼的時刻,這信五天以后才到詹不休手中,他看著信上孟昔昭所復述的,詹茴說的話,久久未言語。
送信的差使差點累死在半道,他正坐著一邊啃餅子一邊休息,因為孟三司說過,等他把信送到,再讓他跟著詹將軍一起回來。
孟昔昭篤定看了信的詹不休肯定會馬不停蹄趕回應天府,然而,詹不休沒有。
戰事本就是瞬息萬變的,詹不休不可能在這時候,把將士們都丟下,可自己的妹妹,他也不能不管,于是,他也寫了一封信,讓信使帶走,這信不是給孟昔昭的,而是給詹茴,上面就三個字我不準。
詹茴收到這三個字的時候,應天府都快塵埃落定了。
詹茴答應,而不知道她是怎么跟蘇若存說的,蘇若存居然反過來勸孟昔昭,讓他也答應,這時候應該讓詹茴的祖父出來管管她,可她祖父告病在家不見客,態度也是模棱兩可。
孟昔昭還頂多只是納悶而已,畢竟他和詹茴不熟,看顧她,也多數都是看詹不休的面子,孟嬌嬌的反應就大多了,她直接打上詹家,在詹茴面前大哭大鬧,把好幾年沒使過的撒潑性子一口氣全使了出來。
元年七月之時,孟嬌嬌已經出嫁,如今她是謝家的當家夫人,一個夫人還這樣毫無禮儀的撒潑,場面是真的有點辣眼睛。
而詹茴所做的,就是溫聲勸她,說月氏沒有那么不好,而且她嫁過去以后,就是太子妃了,也不會有人欺負她。
翻來覆去,就是這么幾句話。
孟嬌嬌被她勸了一陣子,哭得眼睛都腫了,突然,她心頭一陣火氣,啪的一下,把詹茴的手打到一邊,手背上立刻泛起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