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聽的一頭霧水,“是說遇見壞天氣”
這些天他跟著吳九郎,沒少聽這方面的傳聞,什么黑風暴啦,冰雹啦,有時候龍卷風來了,馬車都能被吹散架。
順子搖搖頭,“這事兒吧,其實也不知道咋說,咱們這些跑商的,出關之后有兩條路,南路北路的分岔點就在樓蘭。”
秦時手里的干餅子啪嗒一聲掉在了腿上。他手忙腳亂地撿起來拍了拍,瞪大了眼睛看著順子,整個人都像被電打了似的,懵圈了。
出關、樓蘭、南路北路這些關鍵詞組合在一起,讓秦時后知后覺的反應過來自己是處在一個什么樣的位置上。
絲綢之路。
娘喲,他活活地走在了古時候的絲綢之路上了喂。
吳九郎把他的反應看在眼里,心里越發詫異了,怎么這小子好像沒有聽說過這些
順子倒沒覺得有多意外,他們早就知道秦時是在荒地里被救回來的,差點兒就死在荒原里的人,腦子壞了,啥也不記得。
“我們剛才說的就是樓蘭。”順子說“我們從大宛到疏勒,經龜茲、渠犁,沿著北路回來。自從安西四鎮出事,我們走商的人都是繞路到樓蘭,從敦煌入關,這才算回了家。樓蘭這個地方吧,是南來北往的一個中轉站,它的位置太特殊,輕易不好繞開它。”
秦時被震麻了的大腦艱難的開始運轉了,“所所以,出事的地方是樓蘭”
順子點了點頭,“是樓蘭。”
“什么事”秦時這個時候神差鬼使的想到了自己被轟到這里的真正原因,心里浮起一絲不妙的預感。
順子攤開手,做了一個無奈的表情,“誰也不知道樓蘭出了什么事,據說有商隊從樓蘭經過,進了城才發現城里都空了,人都沒了。”
秦時的后背上迅速竄起來一片雞皮疙瘩。
“怪就怪在這里了,城里的房子、商鋪都好好的,就是沒有人了。有些人家看得出是帶著細軟行李跑了,有些人家就見了鬼似的,東西好好的,茶飯都還擺在桌子上,就人沒了”
順子說著說著,自己也有些發毛,拿手掌搓了搓胳膊,“我們在大宛遇見過一個商隊,聽他們的人說,好些樓蘭人卷了鋪蓋逃去了石雀城這些說法也不知哪個是真,哪個是假。等咱們到了石雀城,倒是可以問一問那里到底有沒有從樓蘭逃去的人。”
坐在順子旁邊的青年小聲嘀咕一句,“大家都說樓蘭是鬧妖怪呢。”
順子瞥了他一眼,大約是想阻止,猶豫了一下到底什么都沒說。走這條路的商隊不少,大家基本上都聽過跟妖怪有關的傳聞,也實在沒什么可隱瞞的。
秦時的大腦終于開始緩慢地運轉,記憶中有關古絲綢之路的常識也慢慢浮現在腦海中。
絲綢之路,以唐代為例,東面的是長安,經過隴西至金城,然后通過河西走廊的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出玉門關或陽關,經過白龍堆到羅布泊地區的樓蘭。
從漢代開始,西行分成了南路、北路,樓蘭就是那個分岔點,也是出入關最重要的一個中轉站。
歷史上的樓蘭古國神秘消失,大約是唐代中晚期的事。
秦時終于知道自己被一場大爆炸給轟到了什么樣的時間點上。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