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便是貴妃娘娘派人送來的賑災物資吧。”
就算對江東這塊的官員再怎么警惕懷疑,到了地方上后,褚一儒和陸清塘也要先和本地官府取得聯系,而后借助本地官府的力量,慢慢開始救助災民。
這是最快,也最妥善的辦法。
他們知道江東官場暗潮洶涌,并不干凈,可百姓不知道啊。
他們可以依靠的,能信任的,也就只有官府了。
只是一路上聽那些災民念什么神仙娘娘之類的也就罷了,褚一儒和陸清塘遇到的官員也這樣說就讓他們察覺到了一絲不對勁。
“胡說什么這是朝廷撥下來的賑災銀和物資,是陛下恩德,與貴妃娘娘有何關系”
“怎么為官數載,不知道發生災情朝堂會撥款賑災了”
不得不說皇帝派鳳川帶領二千禁衛護送還是有道理的。
不然此刻褚一儒還不敢這般底氣十足的開口。
“啊,朝廷但朝廷不是不管我們了嗎”
“兩個月了,也沒見朝廷派人過來”
“我看啊,朝廷就是想讓我們餓死,他們也就不用花銀子養著我們了”
賑災隊伍停駐在城門外,不少百姓受災,自然率先向最近的縣城涌去,祈求能得到官府救援。
但縣城顯然無力承擔這么多災民,而且上面有命關城門,將這些災民拒之門外,兩個原因疊加,他們只能照辦。
見狀,一部分災民走了,向更遠處求一個活路。
而另一部分則是留下來了,等待轉機。
此刻留下來的人的狀況顯然十分不好,但到了這種地步,反而沒什么好怕的了。
以往他們避之不及,完全不敢得罪的官老爺,此刻也顯得沒什么大不了的大不了就是一個死
那災民說完這句話,又仰頭倒下了。
沒吃沒喝,他也就憑著心中的憤恨說這么句,至于接下來的不能說了,他還要保存力氣,努力多活一段時間呢。
其他災民聽到這句話,稀稀拉拉的附和,這倒不是他們不贊成開口那個人的話,很多人仇視的看著褚一儒一行人,只是因為太餓,實在是沒力氣爭辯什么。
褚一儒見狀皺眉,百姓這番模樣,是對朝堂積怨頗深啊。
想了一圈,比起陸清塘這個沒有下到地方實干過的新官,褚一儒有經驗多了。
只見他當即下馬,朝著四周的百姓躬身一禮,而后道
“陛下為人所欺瞞,知道江東災情已然是一個多月前的事了。”
“知道后,立即便處理了那起子小人,當場便讓戶部準備救災糧食和物資,還讓江東地方官府開糧倉放糧食”
說著,他的視線看向出城迎接他的地方官員,而后道
“徐縣令沒有如此做嗎”
褚一儒剛剛到這里,雖然知道什么貴妃娘娘,神仙娘娘應該有問題。
順著人家的話說,更是難免被動,因而不如主動出擊,事后再慢慢調查。
他下馬行禮,態度如此謙卑,本就讓那些災民有些詫異。
又言明陛下讓縣令開倉放糧,他們可不管陛下被小人欺瞞什么的,涉及到自己活命大事,登時便看向那瑟瑟發抖的縣令來。
“沒有”
“是的,沒有,沒有”
“什么糧食,除了一個多月前的一碗稀粥,我什么也沒見到。”
“你倒是還有一碗稀粥,我們來的晚了,連縣城的樹皮都沒啃道。”
這個時候,這些被餓的有氣無力的災民突然來了力氣,你一言,我一語的說開了。
他們說的越多,那縣令就越發端不住。
最后居然慌的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