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妃位都是皇帝將她放在心上
了,甚至那個時候,不單單是妃位,皇帝還許諾將貴妃位置給她留著,這已經不錯了。
沒想到還沒等多久,原本以為是畫餅的那塊餅,這就給她了。
可她也不會在這個時候沒眼色說些打擊皇帝積極性的話,只是笑了笑道
“到底不是給臣妾了早些晚些的,又有什么關系呢”
“早些晚些的有什么關系”
是啊,既然下定了決心,早些晚些的,又有什么關系呢
婧貴妃受寵還有子,本就招了一大片人的眼,此次她晉位,更是讓一群人背后暗罵陛下偏心,又罵陸云纓城府深沉。
但不管背后說什么,陸云纓成為貴妃這件事,已然是板上釘釘的事實。
晉封當月,皇帝日日去甘泉宮不說,就連初一十五,居然也沒往長樂宮去。
這下可讓不少人看呆了。
皇帝行事荒唐,卻也只是游手好閑,招貓逗狗那種紈绔子弟的荒唐,在此等關乎規矩的大事上,卻是很少犯錯的。
更何況此事還涉及婧貴妃和皇后。
后宮自然不少人等著看皇后和婧貴妃斗法,就連向來喜歡摻和的德妃,見狀也作壁上觀,保持沉默。當然,心底她是巴不得這兩人兩敗俱傷,她好撿個便宜。
在這種情況下,終于有人看不過眼,上了折子,人還不少。
溫和些的便是苦口婆心的規勸陛下,而暴躁些,激進些的,先是把陸云纓罵了一頓,將她比作禍國妖妃,妲己妺喜在世。罵完陸云纓,轉頭便噴皇帝,只是不管是看在皇帝的身份上,還是皇帝之前宰了許多人的行為上,罵皇帝的人的言語都要婉轉許多。
一日、兩日、三日不少人都等著皇帝的反應,可最終這些折子都是留中不發,正當所有人都以為皇帝要就此事冷處理的時候,事件中另一個關鍵人物皇后出場了。
在整件事中,皇后幾乎隱形了。
她是受害者,是不得已,是被壓迫,是弱者,是委屈的正妻但就是這位本該支持此事,甚至希望事情鬧的越大越好的皇后出面,狠狠的斥責了這群上折子的大臣。
她親自為婧貴妃辟謠,說婧貴妃“持躬淑慎,秉性安和”,別說皇帝喜歡了,她也很是喜愛。
就連被太后分給陸云纓的宮權,也被她以婧貴妃是在幫自己為由,解釋了過去。
甚至皇帝初一十五不去長樂宮,更是早早與她商量好的,她要照顧有孕的袁御女,一心撲在為皇室開枝散葉上,實在是沒有余力侍寢。
沒有余力侍寢這種話都能說得出來,還讓其他人如何為皇后站臺撐腰呢
因而這堪稱前朝后宮轟轟烈烈對婧貴妃的討伐,就這樣虎頭蛇尾的落幕了,不單單落幕,不日婧貴妃晉位宴會,這群人還要笑呵呵的去道聲恭喜,怎么一個難受了得。
而她們難受了,皇后也并不好過。
皇帝明確發話允許皇后留下袁御女腹中的那個孩子,甚至可以提
前寫下圣旨,至于交換條件便是以上那些。
盡管皇后知道做完那些事,后宮妃嬪會看自己笑話就不說了,更是會得罪前朝的部分大臣,但她已經沒有辦法,只能一條路走道黑了。
皇子,皇子,必須是皇子。
三年來,從美人一步步坐到了她的身邊,看著距離她只有一步之遙的婧貴妃,皇后眼底深處燃燒起熊熊火光。
只要她的膝下有了皇子,那么一切都能翻盤。
她可以的,她是皇后。
長樂宮
“娘娘,娘娘,不好了。”
碧螺一臉慘白,不知道事情怎么會變成這樣。
這段時間長樂宮都圍著袁御女轉,那真是要星星不給月亮,一開始皇后還是端著架子,到了后面,婧妃成為婧貴妃后,皇后都為了袁御女腹中那個孩子讓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