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鄉,位于石門縣城東南方五十里外,因鄉內有座百年石拱橋而得名。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大明尋常百姓的常態,不過酉時,鄉間便已是一片寂靜。
朦朧的月光映照著清澈的小河,河水從拱橋下緩緩流淌,岸邊是鱗次櫛比的黑瓦小屋,除了河中的蛙聲和嘩嘩的流水聲,便再也聽不到半分聲響,只有村東頭一個窄小的紙窗里透出昏黃的燈光,還有一婦人的焦慮之聲隱隱傳來......
“牧哥,此番你膽子未免也太大了些,都偷到縣城六扇門總捕頭的府上去了,此玉雖好,可那也得有命享用啊!”
粗衣婦人年約四旬,雖經歷了幾許滄桑,可眉宇之間卻依稀可辨年輕時不俗的姿容,只見其手中拿著一方以上等羊脂白玉雕刻而成的玉如意,說話間盡是一片愁色:“前些日子進城采買油鹽,滿街都是六扇門的捕快和幫閑在尋人,依我看,要不了多久,那六扇門的人就該尋到這古橋鄉來了,好不容易過了幾年安生的日子,你這一鬧,只怕你我又得亡命天涯了!”
婦人對面,正坐著一身形魁梧的虬髯漢子,只見漢子毫不在意的笑著應聲道:“來便來,我有神通在身,六扇門的人即便真的尋了過來又能如何?”
說到這兒,漢子接過婦人手中的玉如意,滿是老繭的粗厚手掌輕撫美玉,繼續道:“阿蓮,我有預感,最多半年,待我抽盡這玉如意中的靈氣,便可獲得真正的不死之身。屆時神通大成,這天下何處不可去得?便是那皇帝老兒的紫禁城,我狄牧也敢闖上一闖!”
原來這漢子卻正是錦衣衛親軍都尉府要拿的那名人犯:狄牧,而婦人則是狄牧之妻季香蓮。
二人早年憑著一身不俗的輕身功夫在江湖上闖下了“鴛鴦雙盜”的名號,其后狄牧老來得女,便也熄了爭斗的心思,靠著點年輕時盜來的積蓄,隱姓埋名在這古橋鄉內。
原本日子便這般過下了,雖是枯燥乏味了些,卻勝在安穩。畢竟二人行走江湖數十年,曾結下了無數的仇家,而幼女狄青不過五六歲的年紀,夫婦二人心里頭有了牽掛和顧忌,自是起了金盆洗手的念頭。
然而,就在幾月前,狄牧如往常一般,正欲拿著一枚早年盜來的和田玉佩進城去當鋪換些銀兩,行至半途,卻驟然覺得手中玉佩之內有一股子說不清道不明的靈力迅速涌進體內,不過一刻鐘的功夫,靈力告竭,玉佩化為粉末,而狄牧的身體卻生出了驚人的變化......十指指甲往外瘋漲了三寸不說,還變得堅硬如鐵,隨手一揮間便有利刃破空之聲響起,巴掌大的大理石也可輕易拍碎,最神動之處,便是這尖銳之爪可隨心意隨意伸縮,心念不動,平日里看去便和常人一般,毫無異樣!
此番變化卻著實將這狄牧給驚著了,只以為那和田玉佩是什么了不得的寶物,一想到這兒,便急忙回到家中將所有玉器盡數翻了出來挨個查看,卻發現這些玉器內,竟然或多或少都藏了一些靈氣,待吸收完玉中靈力,身體自是又多了幾重了不得的變化。
先是嗅覺變得異常敏銳,緊跟著,嘴間可隨心意生出獠牙,至最后竟發現早些年闖蕩江湖時身上留下的刀疤也消失不見,拿刀子劃開臂上肌膚,傷口也能迅速止血結痂。
強大的力量讓狄牧越發變得貪婪,他越來越相信,只要不斷盜取玉器,吸收玉中靈力,自己早晚能成為神仙般的人物,屆時又何需再躲躲藏藏,這枯燥無味的隱世日子,他卻早已過夠了!
如此這般,這狄牧便操起了老本行,或是暗中盜取,或是殺人越貨,隨著力量的不斷增強,行事也變得越發肆無忌憚。
可他卻不知自己這般行徑,終是引來了大明錦衣衛的注意......只因這天下,如狄牧一般可吸收玉中靈力之人,半年前便已開始出現了,遠不止他一個!
“糊涂!”
季香蓮見狄牧這般狂言,怒極道:“虧你也曾在江湖上闖蕩多年,卻不想得了些許神通便如此目中無人!”
“狄哥兒,你身體上的這番變化雖是不凡,可若是對上真正的內家高手也未必便能占了便宜,而朝廷當中更是藏龍臥虎,能人無數......十年前的慕容山莊如何?雄霸兩廣,江湖中人提及慕容氏族無不敬畏三分,可即便如此,還不是被朝廷說滅就給滅了!”
“況且...”
說到這兒,只見其回首看了眼正在里屋熟睡的幼女狄青,蹙眉輕叱道:“你就算不為自己著想,也該替我們娘倆考慮考慮,青兒今年方才五歲,如何能去過那刀口舔血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