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戚家將士,兩艘戰船,再加那二十六將,足以。”
眾人聽聞此言,不由得面面相覷......錦衣衛千戶帶兵,這可從來沒聽說過!
軍帳之內,一時陷入了沉寂。
楊戩見狀笑了笑,起身環視眾將一圈,隨后徑直朝戚威說道:“戚將軍,楊某有話,今日便直說了。”
“寇森舉兵叛明,不出三日便會抵達江浙沿海。若此番是由你戚將軍做主擅自出兵進東海迎敵,即便打贏了,事后朝中最好的結果也就是判個功過相抵。”
“可若是由我楊戩私調戚家軍,便無人敢來說什么!”
“私下調兵之罪,無人敢言;平亂之功,亦無人會不言!”
此言可謂是囂張跋扈至極,簡直就是沒把朝廷的規矩法令放在眼里。而事實上,楊戩確實也有能力做到這一點......說白了就一樣,奉迎助勢的,統統笑納;敢說壞話的,暗中除掉,殺一儆百!
可以預見,此事唯有楊戩去做,事后王閣老才會招呼六部文臣為楊戩寫請功奏折,并蓄意美化私自調集戚家軍的罪責。若是換了他人去做,則截然相反,問罪的折子,一定會比請功的折子多!
這一文一武之下,卻早已將事情給定下了,這份功勞只能楊戩去領,誰也不能去搶,誰也搶不了......
而戚威聽聞此言,哪還不知楊戩想要什么,寇森舉兵反明,對他楊戩來說就是一份送上門的功勞,而戚家軍,就是他手中的刀!
“罷了罷了,只要大明不亂,百姓安穩,這便足矣。其余之事,便由著他們吧......”
只見戚威心下暗嘆一句,隨即看向楊戩,道:“如此,便有勞楊大人親自走一趟了!”
楊戩淡淡一笑,朝戚威抱拳道:“楊某,多謝戚將軍成全。”
**********
戚家軍風,守如山岳,動如雷霆。
戚威一聲令下之后,不過半個時辰,三千戚家軍,兩艘戰船,便在楊戩的帶領下出了沿海港岸,直往東海而去。
遼闊的東海之上,兩艘碩大的福船戰艦吃水二丈,破浪疾行。
戰艦端首,楊戩負手而立,望著一望無際的東海,朝跟在自己身旁的戚紀安笑著問道:“紀安,據說嘉靖年間,六千戚家軍在福建平倭,僅以十三人的代價便攻下了橫嶼島,戚繼光將軍當時曾口述一首《凱歌》,沿用至今,成了戚家軍的軍歌。”
“今日平亂,以三千對十萬,不妨再讓將士們唱一遍吧。”
“是!”戚紀安聞言,揮令旗手,隨即,兩艘戰艦之上,三千戚家將士戰歌起:“
萬眾一心兮,群山可撼。
惟忠與義兮,氣沖斗牛。
主將親我兮,勝如父母。
干犯軍法兮,身不自由。
號令明兮,賞罰信。
赴水火兮,敢遲留!
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
殺盡倭奴兮,覓個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