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國公今年已有八十九的高齡,他歷經三朝,年輕時隨開國帝征戰立下汗馬功勞,后又任過太子太傅,至今在朝中的威望無人能及,便是今圣也對他禮遇有加。
雖然高齡,榮國公身子骨卻很硬朗,想必與他常年習武有關,對于這個稍微沾了一些親的外祖父,方云蕊只覺得敬畏,萬萬沒有親近之心。
她跟隨大家一同來到榮壽堂,榮國公坐在正中很是板正,他須發盡白,雙目卻炯炯有神,正慈愛地看著楚嵐這個孫兒。
不知是不是因為榮國公風頭太盛的緣故,楚家的子孫大都沒什么出息,榮國公本是看中嫡支的人,可他的嫡長子一心問道出家去了,連個子嗣都沒留下,現在榮國公則只是盼著能有個有出息的孫輩好繼承他的衣缽。
楚嵐拜見過了祖父,便被請坐下說話,她們便也各自尋著位置坐了,看這架勢怕是會說一會兒話的。
方云蕊心思有幾分飄忽,面上卻不顯,只靜靜聽著他們交談。
“你此番游歷在外,也算是長了一番見識,我聽說你已連中兩元,今年一考可還有信心”榮國公道。
那道清冷的聲音便又響起,回話的聲音不大,然每個字都擲地有聲。
“孫兒自會盡力,祖父不必掛懷。”他神色自然冷靜,榮國公見了便知他是胸有成竹,笑著點了點頭,心中卻是發愁。
他這唯一的孫兒文試去了,那他的衣缽怎么辦
計較了一番,榮國公見老二媳婦一直悶聲不曾說話,便主動問道“嵐兒出了遠門,他的起居用度可安排好了”
二夫人馮氏便道“都安排好了,公爹安心,便安置在鈴蘭閣,那處僻靜,鮮有人來往,正好能讓他安心讀書了。”
鈴蘭閣,榮國公偌大一個,起的名字眾多,榮國公一時半會兒也沒想起來這是個什么地方,只聽說了僻靜,又想著人家親娘還能短了自己的兒子不成,便點了點頭沒再過問了。
滿堂之中,唯有方云蕊指尖微凝,絞緊了自己的帕子。
她便是在鈴蘭閣。
準確來說,她是在鈴蘭閣后頭挨著的那個小院里,因著實在偏僻,連個正經的名字都沒有。
怎么會二夫人為何要將楚嵐安排與她的住處一起難不成是打定了主意讓她速速嫁去忠勇侯府,便也不差這幾天日子了
事關自己,方云蕊忍不住抬眸看了馮氏一眼,然馮氏回完話便面色如常,好似也沒有什么別的意思。
方云蕊想,若非如此,那就是二夫人壓根不記得她住在哪里,她那處實在偏僻,日照不大好,周圍都沒有什么人住,確實是沒什么人記得,也的確沒什么人在意。
“原不是說后日才來”榮國公問詢,“怎么今夜就到了,倒讓家里的措手不及。”
“益州水患,孫兒見勢頭嚴重,便加急趕了回來。”楚嵐道。
他雖是晚輩,坐在下首,可周身氣度不容忽視,本就是仙玉之姿,托著一副文人風骨,實在是好看。
在座的年輕女眷們不少時有偷瞄。
嘉寧郡主坐得離楚嵐最近,聞言驚道“那真是好險回來了要是被困住可就糟了表哥,你這次回來,有沒有帶什么禮物給我呀”
聽聞楚嵐回來的馬車上有好幾箱禮,都是送給各房備的,眼下嘉寧既然問了,也不缺她這一份,沒有人會莫名搏了她的面子。
楚嵐道“他們正在卸貨,你自己去挑。”
嘉寧聞言努了努嘴,沒太高興,二夫人見狀笑道“帶了帶了,你表哥哪兒會不給你帶呢放在我那兒,你一會兒來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