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兒多年未回,宮里特準榮國公今日休憩在府與孫兒團聚,除了邊上有楚嵐跟他說話,后面還站著兩個兒子和三房的兩個孫兒。
只是他們自然比不得楚嵐這剛回來的香餑餑,三房的兩個子嗣又不是什么出息之輩,考了三年連鄉試都沒過,眼下見榮國公對二房的兒子那么親近,老三早就是一肚子不滿。
“還是二哥你命好啊,膝下雖就這么一個兒子,可出息得很,想必今年再考一定能中狀元罷”
榮國公的嫡長子進道觀修仙去了,老二和老三昔年為了這個爵位沒少明里暗里地爭斗,感情早就淡了,還是最后認清榮國公是不可能將爵位傳給他們這兩個兒子的,這才各自熄火,多年下來沒反目成仇還能說兩句話已是不錯。
往日里老三沒少冷嘲熱諷老二真是養了個好兒子,這么多年不見人影,有種就不要回來了,誰知人家的兒子回來時已是連中兩元,狠狠打了三房的臉。
這今后再娶了嘉寧郡主,他們三房可算是別想翻身了。
三房難得恭維,本以為楚為懷定然會好好還一份口舌,誰知他只是看了看自己兒子的背影,又沉默著偏過了頭。
怪了,楚為民想,他這二哥今日是吃錯了什么藥不成竟不出聲嗆他了。
提及婚事,楚嵐淡淡的,“孫兒對郡主無意,不會娶她。”
榮國公意外地看了楚嵐一眼,他這個孫兒從小就是個悶聲的,事事不說盡,還是頭一回聽他如此堅決地拒了這門親事,看來是真對郡主無意了。
榮國公半生戎馬,從不對子孫的兒女之事插手,聞言也只是點了點頭,道“那你須得盡快對你母親說清才是。”
幾人走著,忽聞一陣朗朗讀書聲,清一色的女聲動聽悅耳,叫人心曠心怡。
榮國公年紀大了,很是喜歡孩子們,這也是他在府中辦學的目的,每日都聽著這些孩子們讀書,都會覺得年輕不少。
他駐足觀望水渠對岸,盛夏炎熱,學堂便設在湖心,可以清心提神。
來國公府上學的大都是女兒家,男兒也有,只是多半年紀不大,夠了年紀的都是去外面讀書了,里面清一色的娘子們都是十五六歲的模樣,望過去輕盈盈一片,實在養眼。
三房兩個兒子巴巴望著,眼神殷切。
“我聽娘說了,讓我平日多注意著些這些娘子們,將來我的正房大娘子就是要從這里面挑的。”楚平得意道。
這些姑娘的娘家都是在京中有頭有臉的人物,娶哪個回來都不賴,楚平素日好流連煙花柳巷,他雖好美女,但也清醒得很,正暗中揣度著這些姑娘的性子,打算娶一個好欺負的回來,免得婚后管著他。
楚平是三房正室所出,身上穿的衣裳料子就要比他的庶弟楚江好上許多,此刻提起親事,無非是在楚江面前賣弄。
楚江也遙遙望著對面,不過他不是憑空望著,而是在看一個人。
學堂角落里,坐著身穿粉裳表小姐方氏,楚江曾不經意聽過她說話,聲音宛如鶯啼一般清靈動聽。
他覺得此女,便是嘉寧郡主也比不上的。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