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聽到假侄女給真侄子這么高的評價,賈敏也只是略微有些黑線。出聲給賈璉介紹了一回黛玉和寧望雪。還著重說了一回寧望雪成為她侄女的理由和經過。
賈璉聽說寧望雪是賈敏從拐子手里救出來的,不由有些好奇問賈敏,江南那邊的拐子還會記被拐小孩的生辰八字呢
賈敏似是早就料到賈璉會這么問,直接不緊不慢的來了一句,“也是巧了,寫了生辰八字的紅布就在你妹妹衣服里。她雖小卻是個機靈的,竟一直悄悄收著了。”
你這敷衍的態度,也忒不走心了。
賈敏仿若未聞繼續與賈璉胡扯,“旺旺這丫頭長的就跟元春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一般,瞧見了她,就像瞧見了娘家人。這月二十六是她的生辰,到時候可要好好熱鬧熱鬧。對了,你經常在外走動,也幫著姑媽仔細打聽打聽誰家丟了個這么大的孩子。”
五歲的小丫頭,又洽巧是四月二十六的生辰
賈璉看向昨日才進京的親姑姑,一時間也不知道要不要將年初祭祖那會兒暴出來的那件事說出來了。
老太太和二太太都叫了禁令不讓往外說,若是他就這么跟姑媽說了
等到賈璉終于下定決心要跟賈敏說一回家里那件貍貓換太子的流言時,不想賈敏卻抓準時機不等他張口便先站了起來。一邊說著時辰不早了,老太太應該等急了,一邊催著黛玉姐弟跟上,直接將賈璉即將脫口而出的話噎了回去。
當年賈敏尚未出閣的時候,賈璉還是個小屁孩,前有賈珠,后有元春,他們姑侄倆接觸的并不多。
出嫁這么多年,也沒甚往來,時間長了,賈璉長大了,賈敏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兒女,原本就不多的感情自然就更淡了。
所以對于賈璉這個侄子,賈敏沒有多喜歡,也沒有不喜歡。怎么說呢,就客氣有余親近不足。
整個榮國府,賈敏最思念的人就是賈母和那座府邸,旁人頂多算是錦上添花的存在。可因著寧望雪這陣子時不時的就來一兩句關于賈母的碎碎念,到是讓賈敏硬生生的生出來一股子近鄉情怯來。
想親媽,又怕見了親媽那小電母又說出什么讓她接受不了的東西。
不是接受不了小電母的碎碎念,而是怕她說出什么讓親情面目全非,甚至是面目可憎的真相。
若不是心中那點淡淡的怵意,賈敏也不會拖到賈璉來接她了。
賈敏帶著林遐坐了一輛馬車,安排黛玉和寧望雪共坐了輛馬車,之后又有跟車的丫頭婆子坐了三輛馬車,最后才是一輛拉著土儀特產的馬車。
沒坐附和身份的轎子,也沒講究什么排場氣勢。就用一種非常稀疏平常的態度帶著一雙兒女和親侄女回了娘家。
后世很多人咬牙買名牌不是因為真的喜歡它,而是喜歡它帶來的隱形效應。現代有句話叫窮穿貂富穿棉,大款穿休閑。就非常生動形象的形容了人們為了面子的消費
心理。
可以說這世間不少講究排場的人家,都是靠著面上好看掩飾內里虛無的。
此次林如海高升回京,賈敏就是毋庸置疑的衣錦還鄉,此時的她完全不需要靠外在的排場給自己撐場面。
之前在揚州,林如海是主管江南的巡鹽御史,賈敏是林家的當家主母,日常有官家太太捧著她,有鹽商家的女眷供著她,若不是生于京城,見識過更多的權貴,賈敏指不定就養成了那種天老大地老二她是老三的目中無人心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