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林如海為兒子尋的這位不光是才學了得的當世大孺,還是個頗有些教育心得的夫子。
脾氣很好,并不以打罵先生做當教學的基本方針。
寶玉心性簡單,但他也確實聰慧,雖然不是很喜歡讀書,但小學堂的學習氛圍卻極濃,到也跟著學了不少。
但他本質上還是那個不喜歡讀書的人,平日里想的最多的就是怎么才能不去上學。
然賈蘭和賈琮卻是另一種心態。
李紈將自己對未來的期許都壓在了賈蘭稚嫩的肩頭,她無時無刻不在告訴賈蘭要努力讀書,要上進,要成為娘親的依靠。
所以負重讀書的賈蘭不光積極上學,下學后也極少像寶玉那樣玩鬧。
而賈琮雖然也沒有多愛讀書,但他卻也知道這個讀書的機會有多難得。而且自從開始出門讀書后,他在府中的地位也上升了不少。
他是三人里第一個切身體會到讀書有多好的。
府里給的份例變好了,父親會時不時的過問兩句了,嫡母也不摳搜了,房中的下人也都變得越來越規矩,就連老太太那里也能得到老太太幾句叮囑了總之讀書這么好,賈琮有一種只要讀不死,就往死里讀的想法。
可惜寶玉動不動就要因為這事那事的請個假,大多數時候都會害得他和賈蘭也不能上學。
就像今天,王熙鳳是賈琮的親嫂子,如果寶玉這個表弟兼堂弟都要留下來給王熙鳳過生日,他這個大房的庶子還能不管不顧的去上學
今天這樣的事并不是個例,而是時常會發生。
寶玉的生日,三春的生日,老太太和老爺太太的生日總之但凡有人過生日,他們就不能去上學。
唉
隔房的小叔侄對視一眼,眼中都帶出幾分無奈,之后一人離開西角門,賈蘭回他和李紈的住處,賈琮回了東大院。
不能上學,那就回房看書去吧。
西角門是離榮慶堂最近的角門了,寶玉住在榮慶堂里,上下學走讀時出府最便宜的就是西角門了,所以叔侄三人每天早上都會在西角門處集合,然后再坐馬車去先生的書齋。
賈琮要穿過整個榮國府才能從大東邊走到大西邊,可他卻從來沒有一句怨言。
讀書的好處太多了,這點路程又算得了什么呢。
不能上學,也沒有寶玉的體面可以湊到壽宴上去,賈琮回了東大院后先練了一回字,之后讓人拿了灑金紙過來寫了一百一十個壽字。之后讓小廝拿出去裝裱,完事當成壽禮給王熙鳳送過去。
他一個庶子沒什么積蓄,就是有也比不得王家出身的璉一奶奶,與其花大錢送些人家看不上眼的破爛貨,還不如送些不怎么花錢的,也方便人家處理的壽禮呢。
好吧,在精打細算方面,賈琮與他嫡母也有的一拼。
╮╰╭
如果說現代人最怕的是十一假期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