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今天先生說林遐的詩一板一眼不及寶玉的詩靈動,還讓林遐回去再多讀些詩詞感悟熏陶一下。
在先生那里讀書的人只有林遐和寶玉賈琮賈蘭三人,雖然四人年紀屬寶玉年長,但往常得先生夸贊的都是林遐。頭一回沒得到夸贊的林遐小心情多多少少是有些低落。
不等到家,下學回府的路上林遐便讓跟車的管家趕了馬車去書肆,哪怕家中有不少詩書古籍,林遐仍是又買了一套,坐在馬車里就看了起來。
林遐是林家的獨子,可以說是背負萬千期待在身上,寧望雪那年被拐的事一出來,林如海和賈敏就吸取了教訓。不說拐子了,京中達官顯貴那么多,誰知道會不會有那乖張跋扈的行子沖撞了他家獨苗苗呢于是林遐出門上學時那是怎么覺得安全怎么來。
林遐坐的馬車不光是三品官員家眷的規格,上面也有家族標識。不但如此馬車前后四個燈籠上都有一個林字。凡是有點眼力見的都能知道這是三品文官林大人家的馬車。
別說,這個眼力薛蟠自己未必有,但跟在薛蟠身邊的長隨卻認出來了。
他們來京城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京城這地界上的權貴可比金陵多太多了。為了不得罪那些他們得罪不起的人,薛蟠身邊的長隨小廝都曾跟榮國府的下人進修過。
打老遠就看見了林家的馬車停在書肆前,等林遐與小廝捧著書回到馬車上,在酒樓里與人吆五喝六的薛蟠就追了出來。
薛寶釵跟薛蟠說了好幾回多結交些有身份的京中子弟,不要跟那些家世還不如他們薛家的窮逼玩。還語重心長的說了好些人脈,家業的話。薛蟠沒記住他妹說的那么一車轱轆的話,但卻極會抓重點。將寶釵的話去繁就簡了一番,得出來的結論就是
多多結交京中子弟。
薛蟠時常聽到榮國府的人說林家顯赫,也聽他們提了不知多少回林遐,雖然入京多時也無緣得見林遐一面,但今日洽巧在街上遇到了,哪能錯過。
你說沒見過咋就確認是林遐
林家的馬車,六歲左右的男童,長相精致,周身貴氣。就是沒見過人,也能猜到是誰了。
林遐不喜歡大紅大綠,他的審美也與林家人如出一轍。頭發全都束起,只用一頂又輕又小巧的銀絲鏤空小冠固定。外罩狐貍皮的大氅,里面一件織錦藍的棉袍,胸前掛了個長命鎖,腰系一只繡工一般的荷包,一個丑不拉嘰的香包。
荷包是黛玉繡的,里面放了他們仨都愛吃的肉干和果脯。香包是寧望雪做的,里面裝的是郎中配的醒神清腦藥草。
林家的馬車里夏不放冰盆,冬不放火爐,不過為了保暖里面到是鋪了不少的皮子,此時林遐一邊窩在馬車里,一邊翻著剛買回來的詩集,就發現馬車突然停了下來。
京城雖繁華但街道也沒多寬,馬車行在路上經常要停下來避讓身份比他們家更高人家的馬車,所以馬車突然停下來林遐也沒當回事。只是讓林遐沒想到的是卻突然聽
到有人喊他鶴哥兒。
掀開車簾朝外看去,就見一個十來歲,長得很是肥碩的人坐在馬背上。
“是鶴哥兒不是”
林遐眨了下眼,輕輕點了兩下頭。視線從面前的人身上轉到跟車的管事那里,用眼神詢問這人誰呀。
管事搖頭,他們這些人天天跟著自家少爺往返府里和書齋,也是不認識面前的人。
收回視線,林遐又看向面前的人,用著初見清朗的小童音問道“請問閣下是”
薛蟠聞言,自來熟的笑道“都是自家兄弟,做甚這般客氣你隨寶兄弟喚我一聲薛大哥哥就是了。咱們兄弟還沒好好說回話,正好今兒遇上了,也是緣份。走走走,哥哥帶你樂呵樂呵去。”
林遐就沒見過這種稀罕物,先是被薛蟠這副自來熟的樣子整懵了,隨即上上下下的打量一回他,這才確認其身份的再次問道,“你是薛蟠”
薛蟠點頭,還一副我說了算的模樣指揮林家的車夫調整馬頭,“西坊那邊開了家新賭坊,聽說有不少的新奇玩法。放心,輸的全記哥哥帳上。”
那你還挺大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