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他這句兒子請父皇禪位,無論是語氣還是神態,都有一種逼官的味道。
最有意思的是這會兒朝臣們也都跪了一聲,讓不知情的人看到就有一種明旭帶著文武百官逼當今禪位一般。
╮╰╭
但不管這對天家父子都是什么套路,反正這事卻是定下來了。
舊帝禪位,新帝登基,因明旭不喜鋪張浪費,禮部等官員又要顧及新晉太上皇的心情,所以不管是禪位還是登基大典規格聲勢都很低調。
太上皇早就讓人按明旭的身形趕制龍袍了,只是以前沒讓人知道,現在過了明路罷了。看到這里,眾人才知道太上皇這個禪位并不是心血來潮。
那就好,那就好
咱們還真怕你一時心血來潮,后悔了再起幺蛾子。
太上皇要搬出臨敬殿,明旭說他搬比太上皇遷宮更省事,便自己搬到了臨敬殿東側的大明宮。
原本明旭住臨敬殿側殿,太上皇若是搬到大明宮去,那明旭還得搬到正殿去。現在太上皇不用挪窩,明旭搬到大明宮就直接搬進大明宮的正殿。此舉不光省了事,也充分照顧了太上皇的心情。
不過明旭雖然搬出了臨敬殿,卻仍占著臨敬殿的側殿。
他將那里布置成了書房議政處,一般他能處理的政事便都自己處理,二般的就會打發人去正殿看看太上皇在做什么,之后或是請太上皇過來偏殿,或是自己帶著折子過去。
太上皇偶爾矯情上來的時候還會說什么他已經禪位什么的,話里話外就是矯情,拿喬。不過明旭這實心眼的家伙也會告訴他便宜爹我知道您老禪位了呀。
可以說明旭那性子專治太上皇的各種矯情。
不過也正因為明旭一直在臨敬殿處理政事,時不時的還要請太上皇掌眼,所以朝中那些官員也不敢欺負哄騙新君,怕新君提的政令是太上皇的意思。怕駁了新君的政令,一口氣得罪兩位帝王。
沒人敢在明旭面前倚老賣老,明旭這個新君做的就極為順心。也有不少人覺得明旭這個新君就是傀儡,可明旭自己不覺得呀。
考個秀才還得寒窗苦讀多年呢,當皇帝只需學一年就可以了,這種事你敢信嗎
再說了,家大業大家中忠仆惡奴多不勝數,不給自己找個鎮山太歲,他鎮得住誰
他誰都鎮不住。
一但事情鬧起來了,太上皇再站在朝臣那邊,他新帝的威嚴將蕩然無存。
所以這不是傀儡,這對于明旭來說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狐假虎威。
另一邊,也不知道是不是怕自己會后悔,四月初宣布禪位,過了端午明旭就走馬上任成了大靖的新主人。
國號興啟,明年的時候才會正式使用,但關于興啟帝的記錄卻是
從今年開始的。
當今封了新帝,新帝又封當今為太上皇,封小公主為長公主,之后父子倆個又商量了一回封太后和太上皇后宮的那些女人,最后才是冊封姜氏為皇后。
不過這會兒還在皇室的孝期里,所以這些冊封和儀式也都是能免則免,能減則減。
姜氏被封了皇后,成了太后的前繼后就按規矩搬到了慈寧宮,將中宮讓了出來。
后宮分東西六宮,慈寧宮在西六宮南側,看起來更像是西六宮凸出來的龍頭。考慮到慈寧宮的位置以及大明宮位于中軸線以東,所以太上皇的嬪妃們都遷入西六宮,新帝一家住在東六宮。
當然了,此時新帝的后宮也就只有姜皇后一人罷了。
對了,姜皇后的中宮在中軸線上,為了男女大防這一類的規矩,中宮以西的宮道上又都設置了一道內宮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