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班長看著,有些沉默,這次沒等老羅問,老羅一看過來,他就說“成本太高了。沙琪瑪和面不能用水,一斤面要六兩的雞蛋,賣得也貴,恐怕沒有太多人會買吧”
老羅鼓著那口氣一下就泄了,“你說得對,不僅沙琪瑪,這些細點都不合適。”
更高的成本更細的工藝,卻有更小的產量,比起餅干面包,這些細點就沒一樣便宜的。
江城雖然是工業城市,還有林業局這么個林大頭,普遍掙得比較多,也沒太多人舍得吃細點。至少像套環和小麻花那樣隨便一出就是幾十上百斤是不可能的。
“那怎么辦,總不能炸馓子賣吧”吳班長還是覺得氣得慌,“要不做麻團兒”
麻團兒的工藝倒是不復雜,賣得也不貴,只是存放不了幾天,不像套環和小麻花可以大批量供貨,更不方便賣到外地去。這回沒等老羅開口,王哥和葉大勇都搖了頭。
其實最好賣的就是套環和小麻花,便宜還易保存,可惜都被紅香縣搶先了。
這時候去附近縣鎮送貨的人回來了,跟老羅說除了江城市里幾個商店,其他縣里都沒有紅香縣食品廠的小麻花。那些貨已經全都送出去了,還有些不夠。
看來這次麻花的量也不算太多,這臉還沒丟到其他縣鎮去。
老羅面色總算沒那么難看了。
不過連著被搶先兩次,對江成食品廠,尤其是對糕點車間,絕對不是件好事。萬一給人留下了江城食品廠不行,紅香總能先出好東西的印象,以后可就不好干了。
有些東西經不起蠶食,一旦被撕開了口子,以后只會越退越多。
“我就納了悶了,怎么咱們做麻花,他們也做麻花,還剛好搶先咱們一步”
吳班長還是氣不順,不過他這話說得也有道理。常見又好賣的點心也就那幾樣,紅香縣會做小麻花不稀奇,但剛剛好比他們早一步,就有點太巧了。
只是這一切都是猜測,老羅沒多說,“都散了吧,回去想想還能做什么。”
能做的東西其實很多,但一來缺材料,二來夏芍剛來食品廠,不好表現得太有知。尤其她知道的不少還是西點,她一個鄉下丫頭哪里學來的太引人懷疑了。
見幾個班長都走了,她一個普通班員沒說什么,也跟著走了。
昨天還干得熱火朝天的幾個班,今天突然就沒了干勁兒,尤其是吳班長帶領的槽子糕班。
老羅看在眼里,又去找了那個銷售員,“你還是跑一趟紅香縣,看看他們那邊上了多少小麻花,都是什么時候上的,最好他們負責那幾個縣鎮都看一看。”
這事兒怎么想都太巧了,老羅總覺得不對勁。
那銷售員也覺得不太對,“行,明天我就去趟紅香縣。”
干銷售可是有提成的,雖然市內一直都是他們廠在賣,給的提成不多,也不能就這么讓人搶了。
第二天他出去跑了一天,回來告訴老羅“紅香縣縣內四個商店,一共上了二百多斤的小麻花。都是昨天才上的,之前并沒有。附近幾個縣鎮我也去了,他們昨天根本就沒上。”
老羅盤算了下,也就是紅香縣只做了四百斤左右的小麻花,遠遠比不上他們前天一天的產量。
這個量,怎么看怎么有些趕。而且只有四百斤,竟然送過來了三分之一
老羅微一沉吟,“套環呢套環他們什么時候開始賣的”
能干銷售的沒幾個蠢人,那銷售員也早覺得不對了,因此多打聽了些,“套環十月一前他們就開始賣了,先在本縣賣的,大概賣了一個來星期,才賣到咱們這邊來。”
這才正常,哪有本地市場還沒飽和,就搶著往外賣的
可這樣一來,也顯得他們這次賣小麻花的舉動格外不正常了。
本地跟外地同時上,上的量還不多,好像是生怕落于人后,特地搶在前面似的
老羅愈發肯定心里的猜測,“他們怕是盯著咱們這邊,知道咱們要上小麻花,故意這么干的。”
那么問題來了,既然是盯著他們這邊,總得有消息來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