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還在人手上呢,就這么來搶,也太不禮貌了。
孫清當時就豎了眉毛,“這是我們先看上的”
“看上了不趕緊買,在這磨磨唧唧半天,是不是沒錢啊”
來人卻連看都沒看孫清,只拿眼尾挑著夏芍,說著還又拍了拍那張大團結,“結賬。”
夏芍當時就笑了,拉住想上前把東西搶回來的孫清,“一雙鞋二十多塊的人也買條絨棉鞋”
東北最常見的棉鞋是棉烏拉鞋,尤其是農村,穿的一水兒這個。
通常是布面,膠皮底,鞋里用的也不是棉花,保暖性比較一般,看著也很笨重。
而且這種鞋鞋底很薄,踩個石子可能就劃漏了,灌的鞋里全是水。很多人就會上山采一種烏拉草,或者拿梳子把苞米窩也就是玉米外面的苞葉,梳細了墊在鞋底,上面再墊鞋墊。
這樣哪怕鞋底劃破了也不要緊,墊了烏拉草的鞋也會更加暖和。
當然有這么多缺點,棉烏拉肯定有一個優點,那就是便宜,只要三塊多一雙。
相比之下條絨棉鞋會好很多,鞋面是條絨的,用的也是正兒八經的棉花。
這種鞋暖和,穿著也不像棉烏拉那么笨重,但是貴,要五塊八一雙。
比條絨棉鞋更好的也不是沒有,皮棉鞋,就放在柜臺上最高最顯眼的地方。
夏芍抬手指了指,“你對象條件那么好,就算買不起牛皮的,也該給你買雙馬皮的吧”
“誰說他買不起”李來娣看都沒看一眼,“他說下回出門幫我帶雙好的,讓我先買雙條絨的湊合陣兒。馬皮的才幾塊錢撐死了十七八,也就你們拿著當個寶。”
這年代工資又不和營業額掛鉤,那售貨員顯然沒什么耐心,誰給錢,她就收誰的。
接過售貨員找回的零錢,李來娣把鞋在夏芍面前晃了晃,得意之色溢于言表。
夏芍見了,就拉著孫清往邊上的柜臺去。
孫清顯然認出了李來娣,被氣得不輕,“什么人啊柜臺上那么多鞋,非要搶咱們的。”
“她要搶就讓她搶,咱不跟她一般見識。”夏芍已經拿起了柜臺上一頂棉帽子,兩邊帶耳朵可以拉下來系上那種,“正好我還缺個帽子,從關里帶過來那個太薄,不暖和。”
剛要往頭上戴,李來娣又搶走了,“這個怎么賣”
這個售貨員不像剛剛那個,說了句公道話“人家先看的,要不你看看柜臺上其他帽子”
“我就看這頂好。”李來娣說,“你就說多少錢吧”
這回別說是孫清,連夏芍臉色都有些不好了。
沉默著看李來娣付完錢,臉上愈發得意,她默不作聲轉身,又去了日用品柜臺。
夏芍對上李來娣,還從沒這么吃癟過。
見她臉色不好,李來娣抱著帽子拎著鞋跟了上來,“聽說你家陳寄北又要被借走了,活干得再好又咋樣,還不是不招人待見,像個
球一樣被人踢來踢去。”
夏芍錯愕,“你怎么知道的”正式的借調通知可是還沒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