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寄北又是買地圖又是學日語,夏芍知道他心里有想法,但73年,也的確不是時候。別說現在做生意還是投機倒把,就說去大連的介紹信,沒個正當理由都弄不到。
陳寄北還在背單詞,聞言頭都沒抬,“我們單位要跟r本談出口。”
夏芍動作一頓,瞬間想到,“出口山菜”
話出口她就后悔了,雖然后世誰都知道山菜大量出口r本,給本地百姓尤其是農村百姓帶來了一筆非常可觀的收入。可這是73年1月,什么都還沒開始。
也不知道是不是相處太久了,又格外默契,她在陳寄北面前越來越有些不設防。
果然陳寄北聞言,立即看了過來,夏芍趕忙找補,“土產適合出口的,也就藥材和山菜了。藥材以前就有出口,既然是建交以后才開始談的,那就只剩下山菜。”
不想被揪著這個話題,她反問男人“要談出口,不也該銷售科的去談”
把問題拋給了陳寄北。
畢竟負責銷售的本就是銷售科,陳寄北一個木匠房的,怎么輪也輪不到他。
男人果然沒問她,淡淡接了她的話,“要談,需要懂日語的,全土產懂日語的就我最年輕。”
夏芍還有什么不明白的,“你學日語就是為了這個”
“嗯。”
那他計算得可太長遠了,一聽說中日建交就知道會加大貿易往來,想到貿易往來又立馬想到自己單位有什么可以出口。然后風聲都還沒放出來,他就開始學日語了。
這一步步,只要晚上一點,他就不可能被單位選上去大連。
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夏芍此刻更深刻地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
她把枕頭擺好,干脆走到男人身邊,“你怎么突然想摻和銷售了”
之前陳寄北搞代購,都是讓別人負責帶,
他來找銷路。現在家里不缺錢,他在土產甚至整個江城木匠行的地位也很穩固,換成其他人,絕對想不到要做改變。
多年相處早成了習慣,陳寄北垂下一只手握住她的,才低聲道“我覺得有趣。”
“有趣”夏芍琢磨了下這個說法。
“嗯,開創新銷路,做以前做不成的生意,挺有意思。”
以前陳寄北表露得少,夏芍還沒注意。自從為了買房開始賣參,她發現這男人骨子里其實有種冒險精神,很多別人都不敢做的事情他敢做,而且樂在其中。
大概在書里他之所以能成為首富,也不只是因為他腦子靈活,又是個工作狂。
一個沒有冒險精神的人,是不會走出舒適區做這些嘗試的。
當然陳寄北顯然也不只是因為有趣,男人靠上椅背,摩挲了下掌中纖細的手指,抬眸,眼底烏黑、沉靜,不知何時早退去了當年的尖銳,“我覺得木匠這一行干不長遠。”
做木桶,的確干不長遠,夏芍前世除了酒廠,早就沒人用這東西了。
她不說,是不知道怎么去說,也堅信陳寄北有自己的人生軌跡,不需要她過多干預。沒想到這才73年,陳寄北就知道做這個不長遠,有目的地嘗試轉行了。
夏芍靠在了寫字桌上,決定聽聽陳寄北的想法,“這話怎么說”
看她這態度,倒不像是驚訝,而只是單純的好奇,陳寄北垂了眸,“這些年鋼鐵產量越來越高,質量越來越好,有些汽車的車斗已經不用木制了。食品廠裝醋不好用鐵制品,土產卻難說,而且這幾年的塑料涼鞋你也看到了,誰知道這東西還能做什么。”
夏芍突然不知道說什么好了。
真正把木桶擠出歷史舞臺的,的確是鐵桶和塑料桶。尤其是塑料桶,不知比木桶便宜輕便了多少倍,幾秒鐘就能成型,又結實又耐用,壞了也不心疼。
只是塑料開始廣泛使用要到八十年代后,這才73年
夏芍覺得自己都習慣了,拍了拍男人,“你想怎么做就做,姐姐都支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