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他放棄了技術工的高工資,調崗去了銷售科,算是調成了,賺的提成比工資還高,這次呢
停薪留職單位可就不給發錢了,甚至每個月還要倒給單位錢。就連停薪留職這個概念都是剛有的,很多人聽都沒聽說過。
旁人跟夏芍提起,總不免讓夏芍勸勸他,叫他別沖動,他在銷售科干得多好啊。
夏芍只是笑,“沒事,我不是還上班呢。”
大家一想也是,陳寄北不上班,家里不還有一個車間主任,還有房子,怎么也餓
不著他。這有個能干的媳婦兒就是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不上班也可以不上班。
然后又都開始勸夏芍,叫她別太慣著陳寄北,哪有大老爺們不上班的。
“這下好,你真成吃軟飯的了。”回到家,夏芍笑著和陳寄北說起此事。
陳寄北正在記賬,聞言頭也沒抬,“那不是正好。”算完合上筆記本,將筆夾進去,才支了肘淡淡撩眸看她,聲音低到不可聞,“正好在家給你侍寢。”
話是用氣聲說的,夏芍敢保證絕沒有第一個人聽見,但還是下意識四下看了眼。
“沒事,他倆作業還沒寫完。”像是知道她在想什么,陳寄北道。
夏芍就忍不住捏了下男人的臉,“一天天看著正經,說話一點不正經。”
陳寄北任著她捏,等她捏夠了,才說“地方我找好了,你要不要去看看”
夏芍知道他說的是腌菜的場地,“等我休班的,這兩天廠里又上了新東西,我得盯著點。”
等夏芍休班,院里的木桶早被抬走了。
陳寄北租的是江城的老棉織廠,六幾年就因為經營不善黃了,工人全轉去了其他工廠,廠房就空了下來。廠區不大,還帶個院子,剛好可以用來曬山菜。
因為荒廢了太久,房屋已經很舊了,門窗全都透風。
陳寄北只收拾出了其中一排平房,先將做好的木桶放了進去,“這邊不能沒人看,我請了何叔。”
何叔年紀大了,瓦匠的活肯定干不了了,又沒有退休金,看個大門倒的確合適。
兩人正說著,陳寄北訂的大缸來了,一共十個,全都是直徑一米的。比食品廠用來裝糖漿那種能裝個一千四五百斤的肯定要小,裝個二四百斤山菜也夠了。
缸是夏芍給的錢,光這十個就花了五百多。
這還是便宜的,食品廠那種特大號一百六一個,五百多只能買倆。
晚上回去算賬,夏芍都有些慶幸,“還好這半年又收了二百多房租,不然都不夠二千了。”
這生意果然不是誰都能做的,菜還沒收呢,他們前前后后已經花出去一千多了。好在不管桶還是缸,都可以反復使用,明年就算要買,也不用買這么多了。
一切準備就緒,四月底,江城周邊開始薅山菜了。
何嬸兒、金美云她媽甚至孫清她媽,陳寄北發動了所有人脈,專門在常薅山菜的幾個山頭下山路上等著收。這樣不用背著東西去土產公司的收購點,很多人直接就賣了。
反正價格差不多,能少跑一趟,誰愿意多跑那一趟。
收完陳寄北會租了車過去拉,按照收購量,給幾人結當天的工錢。
何嬸兒這輩子就沒上過班,晚上回家直嚷嚷累,嚷嚷完,第一天又數著錢收菜去了。
廠房那邊則是雇的臨時工,每天一毛五,比家屬服務隊的工資高多了。雖然用的人不多,用的時間也不長,但通過熟人把消息往外一傳,沒幾天人就齊了。
陳
寄北這邊第一批山菜進了缸,夏芍那邊的第一屆交流學習大會也正式拉開了帷幕。
大概吃過一次虧,這回省城食品廠沒再自視甚高,一收到消息就報了名。不止他們,上次沒來的幾個廠全報名了,包括五城食品廠,十一家食品廠一家沒少。
去年才退下去的車光喜拿著夏芍遞給他的名單,“這回師父解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