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孫清立即打消了念頭,“那我買不起。”
“沒事,你過來看就行。”
改革開放后國內一年一個樣,夏芍覺得沒必要太早買這些東西,買了一天也只能看倆小時。
聽說東西這么貴,等孫清走了,夏母不免說陳寄北“以后還是別買了,掙點錢也不能亂花。”
陳寄北點頭,夏芍也沒跟夏母說她口中的掙點錢是掙了多少。
男人給她的那個皮包很沉,一打開里面全是大團結,整整十沓,一萬塊。這還是他買了電視,他們依舊在這改革開放的第一桶金中,一躍成為了萬元戶。
結婚這么多年,夏芍終于有種嫁給首富大佬的真實感了。
為了表示對未來首富的尊重,她特別有儀式感,還把那十沓用牛皮紙扎著的大團結數了一遍。
數完笑盈盈看男人,“夠你吃十年軟飯了。”
男人什么都沒說,只是把錢裝進了皮包里,把她按在了炕上,先侍了個寢。
這錢夏芍留了一部分在手頭周轉,還有一部分直接存進了銀行。八九十年代銀行的利息極高,九幾年甚至能達到百分之一三十,八幾年也有百分之十。
有房租,有存款可以吃利息,就這兩筆收入都能趕上夏芍的工資了。
雖然沒人知道陳寄北到底掙了多少,可他收山菜往大連運了,這個根本瞞不住。風聲透出去,之前勸夏芍別太慣著陳寄北的人口風一變,又勸夏芍把陳寄北盯緊了。
“這些跑銷售跑供應的,哪個在外面沒兩個娘們兒,何況你家小陳還長得一表人才。”
“就是,你可得小心點,別辛苦把他扶持起來,讓別人占了便宜。”
“要不你工作別干了,專門去給他管錢,看著他”
人們常會拿財富、金錢來衡量一個人的價值與地位,夏芍可以理解。
但她不覺得陳寄北賺得多了,她就要拋下一切專門看著陳寄北,她的工作同樣有價值。
六月里,糕點車間擴招了第一批工人。夏芍專門調了幾個人,對他們進行崗前培訓。
培訓一周后這些新人正式上崗,糕點車間的產量也有所提升。但還是不夠,隨著江城食品廠的名頭打響,來訂貨的越來越多,遠一點的甚至要用火車發貨。
人手實在不夠用,到了十月份,廠里再次擴招,這次招了五十人。
這還是夏芍怕步子太大扯到蛋,有意壓著的結果,不然還得招更多。就這五十人招完,糕點車間的車間也不夠用了,臨時又加蓋了兩間,添了兩臺烤爐。
因為產量和銷售量的提升,相應的采購員和銷售員也多招了幾個,尤其是銷售員。
廠里一看,干脆成立了個小組,專門負責糕點車間的銷售,人數快占銷售科的一半了。
這些銷售員夏芍都去看過,眼神太過閃爍的不要,純粹關系戶不要。
改革開放以后,銷售員做手腳掏空廠里資產的太多了。有收了貨款不給廠里,存在銀行吃利息的,也有把真東西賣了,弄點假的回廠里退貨說沒賣出去的。
蘇書記這方面還算抓得嚴的,沒像其他廠一樣被買通,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跟著撈油水。
但誰也不知道這些人出去了是個什么樣,夏芍不想被影響了好不容易做起來的口碑。
十月底,新工人和老工人打散,重新分配到了幾個車間,兩個新車間也正式投入了使用。
每天都有糕點源源不斷的入庫,又運輸出去,糕點車間也從四個班擴充到了六個班。
就在這時,夏芍收到了一封電報。
電報是由陳寄北老家發過來的,發報人陳慶寶,上面只有熟悉又不熟悉的五個字
“父病危速歸”。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