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句話說,就是名一直不變,但后綴會根據修為提升不斷轉變。
水風居士自達到三品后,就一直使師號,本名用得很少,如今已有三十余年,導致他的本名都沒多少人記得了。
水風居士的天賦遠不如楊燁,68歲都只有三品修為,或許一輩子都會卡在這個境界,終生不得寸勁,但他的教學水準卻不差,講解的簡單易懂,深入淺出,讓學生們很容易就聽懂了,并且還能在他的引導下舉一反三。
再加上能進入一班的,再弱的都不是庸才,所以班上的學習進度很快,僅僅是一堂課的功夫就學了許多內容。
這種情況,只是一班學習狀況的縮寫,幾乎所有的課幾乎都是一樣的畫風,學府對一班的重視,讓一班學生的師資力量都比其他班級強得多。
不能說這樣做公平,但英才教育確實是最大限度激發天才潛力的教育方式。
如今的煉器學基礎學科分了很多種,但歸根究底,還是理論知識和實際運用兩種,學府教的就是理論知識,而葉無舟缺的便是理論知識,所以他雖然性格在班上算是古怪的,但學習時卻很認真,沒有任何開小差走神的跡象,就是一個標準好學生的架勢。
整個煉器學科,除了數學外,還有靈能應用、靈識運用、材料學、構造學等總共八門學科。
而學府一天總共四節課,一節課一個半小時,而今天一整天就是將數學、材料學、靈識運用和構造學四種學了下。
葉無舟將這些課程全部聽了,又結合自身情況,表示這第一學府沒白來,理論知識讓他獲益匪淺。
順道一提,楊燁教的是靈能應用和靈識運用兩種,而這兩門學科已經是實際運用一系,對其他學生來說,絕對是最重要的科目,畢竟理論再強,也要看實際運用的效果。
但對葉無舟來說,卻是最無聊的學科,因為靈能和靈識的使用上,別說楊燁,就算是院長慕容隆和他比都只能做弟弟。
所以,當楊燁上課的時候,這位班導老師就發現他寄予厚望的葉無舟同學直接趴在桌子上開啟了睡覺模式,一點面子都不給他,氣得他差點掀桌。
當然,掀桌什么的想想就好,作為一個心態開始佛系的年輕老師,楊燁的掀桌沖動最終化為一陣無奈和郁悶,并果斷無視了葉無舟。
反正這貨是隱世家族走出來的,而且從其自己煉制的儲物袋外加指導他改良本源靈器核心的情況來看,其運用煉器學上的造詣高得出奇,也不需要他的教導。
甚至,楊燁懷疑自己以后或許找葉無舟討論相關知識的時間不會少。
就這樣,葉無舟在楊燁上課的時候,就成了一道十分顯眼的風景線,因為當其他人在如癡如醉聽課的時候,就他一個人趴在桌子上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