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叫歸塵。”
“歸塵一出,誰與爭鋒”
“你一說我就想起來了原來是這位夫人”沈知汝一點就透,“那后面說的拂塵,講的也是那位女道長的故事吧她本是棄嬰,長大后就開始專門收養被周圍人家棄養的孩子,最后養了一百多個,都跟著她一起念經學道,最后組成偌大一個門派。”
“這首詩,寫的就是歷代名人的隨身物件吧”兩姐弟你一言我一語,開始聊起詩句中的典故,碰到實在不清楚的,就劃一根線,等著問爹娘。
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杜珍娘已經帶著王凝香回家了,安靜站在一邊聽著他們聊天。王凝香聽的入迷,緊緊捏著自己的衣角。
她也沒有想到,原來有那么多厲害的,有名的女人,在歷史上發光發熱,幾百年后還是會有人記得她們的成就。
杜珍娘淺淺一笑,不枉費她昨夜特意把書找出來,折騰了好久呢。
她揚聲道“聊什么這么起勁呢”
“娘你回來啦”沈知汝連忙站起來,接過杜珍娘帶的包裹,把人往屋里迎。
杜珍娘又問起今日他們學到什么程度了,沈知汝聲音清脆的回答著,王凝香一直安安靜靜聽著,流露出幾分羨慕。
杜珍娘又拿出一本繡花冊子,問王凝香有沒有喜歡的花樣子,可以繡到自己的衣服或者被褥上,而且手頭緊時還能換一筆銀子。
王凝香看著圖案問道“這些圖案市面上都不常見吶,嫂子從哪兒買的”
“這些啊,都是我自己畫的,你喜歡就好。”
“這些,很難學吧”
“不難的,一點都不難,這些都是有技巧的,只要學會技巧,一下子就學會了。”杜珍娘拿起一只炭筆,“比如牡丹花,花瓣這么一勾一繞,瞧,這不就畫好了”
她隨手勾勒一朵花,讓王凝香大為驚訝,興致勃勃的模仿起來。
王凝香看著自己勾的花樣,不由得試探著說,“嫂子,能把這幾本書借給我看嗎”她指的是那幾本入門書籍。
“好啊,咱們女人家也該學著找找樂子,能看書認字多了不少樂趣。想繡花就繡,不想就看看話本,聽聽戲,出門到處逛。而且學會認字,以后簽契約也不會被人蒙了。”
“我幼時只是學了一點,現在學,還能學會么”王凝香悵然。
“哈,你別看我現在知書識禮,其實都是成親后才學的,一天學十個字,一年下來不就有三千多個字了常用字也就才幾千個呢學個一年,就能自己看書認字了,再過一年,那就能吟詩作對。”杜珍娘說道“我家瀾哥兒偶爾會冒出幾句來,我聽著也有道理,他就說,種一棵樹最好的時機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現在。”
王凝香一震,暗暗這句話,只覺得如此貼合自己的心意。父親去的早,教過一些千字文三字經,略通文字,母親教的只是刺繡家務,進了章府后,見到的大家閨秀都能出口成章,滿腹錦繡,讓王凝香對于學習有一種格外的渴望。如今有了機會,她毫不猶豫的就想學。
明照萬里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