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瀾差點失笑,對對對,沈謙是地頭蛇,咱們是過江龍,對伐
把沈葵的毛摸順了,他又重新編了一個籠子,沈葵提著去炫耀了,還要跟沈謙比,誰先抓到蛐蛐,放進籠子里斗。
只要不生氣就好。
不過沈知瀾也在反思,對著更親近的人,人總是下意識忽略他們的感受,轉而去關注外人的想法,或者是仗著親近,所以覺得不論怎么樣都會原諒自己這樣的想法真的不好,要改。
正想著,沈潭已經悄悄溜了回來,“那邊,鬧騰起來了。”
“啊,怎么鬧騰的”
“就是為了良馬的事,恒王世孫想要騎新品種馬,結果養馬的人非不讓,說是新品種不能讓任何人靠近,世孫也不行,甚至調動了侍衛,兩邊正僵持著,我一看不對勁就趕緊跑回來了。”
“做的好,免得城門失火。”沈知瀾連忙讓沈潭躲著點,省的殃及池魚。
“就是可惜啦,我挺好奇良種馬能夠跑多快的。”沈潭流露出七分的可惜來。
“其實養牛也好,牛還能耕地呢”沈知瀾突然幻想了一下,“一頭牛吃苦耐勞,能頂兩個勞動力。”
沈潭笑了笑,“還是瀾哥兒你好,我如果對旁人說要養馬,他們肯定會笑話我,那是泥腿子才干的活兒。”
“養牛養馬不僅不低賤,反而很高貴秦朝的第一位國君,不就是靠著養馬得到爵位么,然后發展從一個偌大的國家”沈知瀾比劃了一下,“我有時候在想啊,太祖最早定下祿米制度,是不是盼著后代有錢有閑,就開始鉆研這些方面呢”
“鉆研什么”沈潭沒聽懂。
“就是,鉆研這種能夠提高生產力的工具啊”沈知瀾比劃著“一般的窮苦人每天光是填飽肚子,就已經竭盡全力了,而各位高官大人們又忙著治理國家,管著大事,抽不出時間來管這些。而我們,既能上達天聽又是家境無憂,去研究這些不是剛好么”
“就算是研究出來,好像也沒什么用啊。”沈潭算了算。
“我舉個栗子,咱們兩之前研究的孵蛋,目前一只雞在市面上要賣到五十文,還會下蛋,就算做八十文吧,一戶人家養十只雞,一年到頭能賺多少銀子”
“八百文”沈潭試著說。
“一個縣大概會有兩千到三千戶,一年能賺多少”
沈潭掐了掐手指,“二百四十萬文,折合銀兩二百四十兩。”
“一個茂州有六個縣城,能賺多少”
“一千四百四十兩。”
“可是全天下有多少個茂州而且每一戶肯定也不止養十只,又該是多少銀錢”
沈潭呼吸都變的粗重起來,“至少也是幾萬,十幾萬兩。”
“這還只是一年的收入,不止是養雞,土地增產到四五百斤一畝呢水塘里養出幾百斤魚呢果樹上長出幾百斤的果子呢又養出個幾萬匹,幾十萬匹的良馬呢”沈知瀾給沈潭使勁畫餅,“那該死多么富饒豐美的場景啊”
的確,只要一想到那樣的場景,沈潭都覺得渾身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