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瀾最近過的不怎么快活,到處都是愁眉苦臉的百姓,即使自家沒有受災,這心情也好不了。
物價更是漲的飛快,翻了一倍有余,不論什么玩意都在漲價。
這也是趕上時機了,京城很多物資都是靠水運送到的,時近冬季,有些河道結冰運輸不暢,難免會延誤時辰,又加上先前遭災的百姓恐慌,明明家中還有食物,卻仍然一個勁的搶,漲價也搶,造成物價居高不下。
雖到了春天肯定會回落,但離來春還有兩三月,日子也要過吶。
衙門已經對臨時漲價的店鋪進行了處罰,允許漲價,但不能漲的太過頭,那些店鋪便表面說是沒貨,其實放在庫房,要熟人帶,肯售賣。買幾斤米糧,硬是搞出了黑市交易的架勢。
沈知瀾家中不缺食物,但看著人心惶惶,也是難捱。
這天,沈巖府上派人過來,請沈知瀾過府一敘,沈知瀾猜到是要說蜂窩煤的事,欣然赴約。
果不其然,沈巖一見面就是大贊蜂窩煤的實用和便利,彩虹屁吹的沈知瀾都不好意思了,他道“都是前人的智慧和功勞,我不過把它們整理出來,再加以整合罷了。”
“就算是這樣,也足夠厲害了,我家的孩子看過這么多古書,也沒尋到這樣的巧宗。”沈巖對著他真是越看越愛,覺得是個難得的機靈孩子。
他們一番客氣,最后沈巖才說“敬獻有功,皇上肯定有所賞賜,你且安心等等就是。”
沈知瀾對賞賜不在意,只是行禮謝過,又閑聊起來。
沈巖一邊閑聊,思路已經跑偏到別的地界,聽說市面上米糧漲價的厲害,而他的庫房里還堆著許多的米面,都是往年的貨,本來也該在來年春天出清的。
這么好的機會,要不要獻出去呢
不,不行,光他一個人獻東西太顯眼了,別的宗室知道后,會恨死他的,覺得他非要出頭顯擺。
他一面想著一面跟沈知瀾聊天,就順著嘴邊溜了出來,讓沈知瀾也聽見了,他微微一笑,“這有何難叔父且聽我隨意聊聊,府上可以臨時布置一個米糧鋪子,安排伙計按照之前沒漲的價格售賣米糧,百姓必定蜂擁而至。”
“這,撐不了幾天就該賣空了。”沈巖疑惑,這算什么好辦法
“還有配置的措施,叫做,按照戶籍限購。”沈知瀾祭出終極殺招。
沒錯,限購,每一戶想要買到米糧的人家,一天只能買二斤米,堪堪才夠一家三口人吃用,如果人口多了,還吃不飽,只能煮粥。
但是這個做法有兩個好處,限購之后,米糧才能長久售賣,不至于一下子就賣空了。第二個好處就是,這么少的供貨量,對于無
力填飽肚子的百姓是救命稻草,對于投機倒把的人是食之無味的雞肋,誰能為了那幾文錢的賺頭,排那么久隊呢
如此一來,一舉兩得,還省了篩選的時間。
“妙啊”沈巖被說的豁然開朗,限購限購,真是絕妙的計策”
他明面上是在售賣自家吃不完的米糧,不用得罪其余的宗室,實際上在賑災,這么低的價格售賣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同樣一舉兩得。
這孩子是真有兩把刷子沈巖不由得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