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考核宗親,就要把考試定祿米的制度制定的更完整,更人性化。
首先這個評判的標準不能僵化,需要考慮不同人群。有鑒于此,先把考核劃分成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考試分數,占據五成。
第二部分,考察品德,平日為人處世,友愛親鄰,照顧老弱等等,也占五成。
“那你說的這個品德分,又有誰來評判”
“當地宗親里年滿六十歲以上的宿老中選出二十個,由他們匿名打分,再計算平均分。”
宗令低頭琢磨著,這個好像真的可行有人天生不擅長學習,如果品德出眾的話,也不是不能網開一面。
“最后是第三部分,特殊加分。誰救了人,出了好主意造出好東西,還有別的,都可以算作特殊加分,匯總到總成績里,得出總分,再來綜合結算上中下等,領取當年的祿米。”
三個分數,考慮到各方面情況,極力達到了平衡。
宗令只要稍稍一想就明白這制度多完善和實用,完全可以直接套用到各方各面,甚至是官員業績考核里,兼具能力和品行,連例外都加了進去。
那是當然,沈知瀾可是按照考編的標準去說這三等考核制,筆試加面試加特殊分,這還不實用
他說的口干,一口氣灌了水,見皇帝和宗令沒有阻止他的意思,又繼續說“皇上和宗令伯伯也曉得,有一部分宗親其實關系跟皇室遠了,偏還守著規矩,不能外出謀生,還要撐著架子,日子過得艱難,倒不如給他們一個機會,先停薪留職。”
“停薪留職何解”
停薪留職是特殊時代的特殊政策,當年紅紅火火繁榮昌盛的工廠國企,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下漸漸落寞效益降低,拿著不能溫飽的工資,船大還不好調頭,由此衍生出這樣的政策。工廠員工可以暫時離開,做生意或創業,停發工資保留職位,給自己撲騰一條新出路。如果撲騰后不滿意,再重新回到工廠。
想過安穩日子的自然是大多數,但總有那么幾個想要出去撲騰一番。要是讓沈知瀾自己選,他寧愿不要祿米,也愿意出去經商或者考科舉,肯定比現在強。
皇帝聽完沉默了,沈知瀾看他沒動靜,就巴巴盯著他,等他發話。
宗令視線來回掃著,總覺得這兩人很是親近。
皇帝本在沉思,見室內一片沉默,笑著抬頭,“怎么都不說話了朕聽著倒也有幾分道理。”
“臣聽著也是,只是涉及到的人數眾多,還需要細化。”宗令也跟著笑了笑,氣氛登時一松。
他們二人都贊同,倒鬧的沈知瀾不好意思了,“這些都是我平時沒事瞎琢磨的,未必就真管用,全是紙上談兵。您兩位的見識和閱歷都超過我許多,如果有說的不對的地方,只當我在說胡話。”
“那可未必,有些措施還是不錯的。”宗令贊道,頂多就是細節需要增減,然后照搬都行。
沈齊見在場兩位大佬都在思考,試探說了一句,“不是說聊家常嗎”
怎么感覺要當個正事辦起來了
“是啊,聊家常嘛”宗令回頭看著日冕,“說著說著到了午時,皇上不介意臣蹭一頓廊下食吧”
廊下食就是公務員餐,有時官員進宮辦事來不及吃完,就會在宮里吃一頓。
皇帝揮手,“朕有這么小氣么讓御膳房備一桌酒菜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