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傾,沈葵又轉頭回來了,那人以為他后悔了正要擺臉色,只發現沈葵拎起地上的點心盒子,飛快跑了。
那人
這是比罵人還高級的侮辱誰稀罕點心
看到沈葵提著點心出來,沈知瀾剛好從先生那兒出來,驚喜看他手里的盒子,“點心這么快就送來了子期動作還挺快嘛。”
沈葵撇撇嘴角,“嗯,我看了一眼,點心還挺多,等會兒分給同窗一起吃。”
“好啊。”沈知瀾揭開盒子,正在看點心的種類,又聽到沈葵氣鼓鼓說了一句,“等會兒不給七王叔家的老十二吃”
那是誰沈知瀾一時沒把人跟名字對上號,可瞧著沈葵這么生氣,他最好順毛摸,“好,不給他。”
“他剛才說韓子期的壞話,韓子期的點心當然不給他吃。”沈葵簡單把事情說了,心頭的氣也順了。
沈知瀾失笑,“有句話叫做推己及人,只怕他心里這么想的,所以才如此揣測別人。罵回去就對了。好啦好啦,說點好消息讓你開心一點,文淵閣已經積攢夠一批農書,準備運送到外地去啦。”
推廣農書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情,況且署了儒生們的名,朝廷還省了事,屬于三贏。
現在第一批農書已經存夠了,就要準備運送出去,發放到對應的城市。
為了宣揚此事,文淵閣還特意準備了一個儀式,公之于眾。
這事沈葵也參與過,還抽空去抄過半本農書,抄著抄著沒了興趣,沈知瀾又是鼓勁又是威逼,他這才抄完一整本。
現在聽說農書要發放了,他又覺得有趣,想去看看。
他們約好時間,就準備去看發放儀式。
藏書樓外,現在聚集了大批書生和京城百姓,都是聽到消息想來看熱鬧的。
畢竟讓做學問的人研究種地的書,多新鮮。
踮著腳等了許久,一直沒人上臺,沈葵小聲問,“不是說文淵閣的大學士要來么怎么沒見人”
“估計是路上耽誤了”沈知瀾猜測。
沈葵剛想嘀咕,怎么也不早點來,平白讓這么多人候著,然后就看到一個眼熟的身影走上臺前,抬抬手示意下方靜一靜,隨后開始發表講話。
哎喲沈葵條件反射的一縮頭,臺上是他的舅舅,禮部談尚書,孩子一見著家長,習慣性發慌。
他隨后又站起來,怕什么他又不是出來不務正業,是干正事啊沈葵又把腦袋冒了出來,昂首挺胸的站著。
臺上,談尚書還在演講,說著農書的重要性,對整個國家如何重要,確實,農業乃一切之本,唯有滿足溫飽后,才有發展其他事業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