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給朗哥的兵書你看到什么哪兒了”
周朗皺起眉頭,“看到第三章的樣子。”
進度有些慢啊,這兵書是沈知瀾找系統兌換的從古到今知名戰役的總結,隱去雙方姓名,只留兵力和戰力對比,通過文字留下的記載來學習用兵之道。雖然難免有紙上談兵的嫌疑,但目前來說算是最佳的學習手段。
第三章,正好是漢初三杰韓信的知名戰,陳倉之戰,成語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就是出處。這場戰役里,韓信用計謀一舉奪取陳倉,占領了三秦要地。因為地名和地勢,跟現存的地名不符,周朗學起來很費勁。
沈知瀾稍微一問就明白為什么他學的慢,并不是周朗的能力不行,而是少年時代不能理解“指代”這個概念,好像有人學數學時不能理解為什么要用“x”“y”來指代未知數一樣,他覺得那就是字母。再稍稍長大腦袋發育更完全,會一下子頓悟,茅塞頓開。
這場經典戰役沈知瀾看過后世做的沙盤模擬視頻,他干脆從地面上扒拉來一些小石子,用來指代地名,解釋這場戰役的經過。這么一說,周朗一下子懂了。
“原來如此”他把石子挪動位置,忍不住感嘆,“原來是這樣”他這才咂摸到一點前輩高人的滋味,“我怎么這么笨啊”
沈知瀾欣慰“不是表哥笨,是單純看書看不明白,有人學寫字快,有人學畫畫快,還有人學廚藝快。難道學廚藝快的人,就一定比不上學寫字快的人嗎我不這么覺得。”
每個人點的天賦點不一樣,對文字和圖畫的敏感度不一樣,哪兒有高下之分
周朗不好意思說,“那我下次遇到不懂的地方,還能請教你嗎”
“當然不可以。”沈知瀾板著臉,旋即又笑開,“我自己也學的糊里糊涂,談何請教是我們一起學,互相指點。”
見到他真誠又燦爛的笑,周朗鄭重點頭,迫不及待問,“那,第四章”
“書本又沒在,我怎么記得這些回家慢慢看啦。”沈知瀾笑著拒絕。
周朗只好蹲著,撥弄地上的幾顆石子,回味剛才的戰術。
沈知瀾蹲久了站起來活動腿腳,卻發現旁邊站了個中年人,他連忙讓了讓,“您坐,坐這邊歇歇。”
中年人沒動作,他以為中年人嫌臟,“剛才我用手帕擦過,是干凈的。”旁邊有個石頭小花壇,高度剛好歇腳。
中年人終于開口,“為什么把位置讓給我”
“您不是不方便么。”沈知瀾笑笑,“正好我們坐久了,起來站站。”
他其實看出對方的褲腿,后跟部位布料磨損不一樣,大概猜到對方腿腳不方便,秉持著尊老愛幼的心態把位置讓出來。
誰料中年人把臉一板,“我不需要同情。”竟然拒絕了讓座。
他這一說就讓沈知瀾忍不住反駁起來,“這不是同情,這叫禮讓你不方便我方便,所以把位置讓給你歇腳,假如今天是我
不方便,伯伯你把位置讓給我,難道就是同情同情跟禮讓可是完全不同的。”
誰
更需要,誰使用,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