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真能耐啊。
不過不等他們細細琢磨此事,又有另一件事情吸引走了他們的目光。
朝廷發布了一紙招賢令,廣招能人異士,有一技之長,身家清白者都可以嘗試,還有一行小字備注,遠支宗親也可。
這才是他們最關心的,他們也可以去當官了
別管是多小的品級,多地的俸祿,那也是官啊松了這個口,希望還遠么
“是啊,有能者居之么。”面對朝臣的質疑,皇帝兩手一攤,“任人唯賢和內舉不避親么,都是同樣的考題,一樣的流程,倘若有宗親靠自己考上了,難道還要把他拉下去那又成什么樣子了他難道活該倒霉”
“當然,近支不行,必須是跟皇室出了五服的才行。”皇帝又補充一條限制。
出了五服的關系,論罪都論不到人身上,這個條件很正常,朝臣也無從反駁。
況且招賢令只是招納賢才,該怎么安置還沒有定論,且先觀察吧。
沈齊聽到此令后,難免心中一動,覺得是個機會,他在宗人府里當文書,但升遷機會不大,一個蘿卜一個坑,只有前面的蘿卜走了他才能入坑,但是何其艱難倒不如想法子去搏一搏,反正不吃虧么
跟他抱著同樣想法的人還很多,反正去考一場,考不過再說。
一時間,宗室里學習氣氛濃厚,多少人把落灰的書籍翻出來,挑燈夜讀,準備一戰。
招賢令里除了
招識文斷字的,也招本身擅長鐵匠木藝的,賞銀千兩,重賞之下,果然有了勇夫,有做煤球的工匠,說自己能夠讓煤球產量翻幾倍。
煤球是個長久生意,冬天取暖夏日燒水,現在已經成了百姓們家中必備,不能缺少。事關民生,當初定價時,馮相就把利潤壓到最低,勉強維持煤炭司的運轉而已。
就有工匠發現手搓煤球的效率很低,試著想要增加效率,正好被他發現了粗略的流水線作業法。
把一個人搓一個煤球的方式,變成一人負責一部分,竟然把效率提高了兩倍不止。馮相檢查過后,發現工匠所言屬實,立刻獎勵了千兩賞銀。
千金買馬骨的故事永遠有效,工匠的例子一出,立刻有不少人獻上自己的獨門技藝,提高生產效率。
連沈巖負責的立體養魚技術,都有人靠著土法子摸索清楚了,以后可以挖一個池塘,養好幾種魚。
技藝能夠變成實打實的收入,工匠們自然會更留心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再一點點的形成良性循環。
沈知瀾從窗戶上冒頭,“爹呢人影都看不到。”
“噓,正忙著看書吶,還有二天就要考試了,爹看書看得快瘋魔了。”沈知汝豎起手指,碎碎念著,“大家都好忙,爹忙著準備考試,娘跟在表姨身后學醫,你天天練箭術,我都不知道干嘛。”
沈知瀾抿唇笑著,“姐,你別光看著我們玩,你也跟同窗們練起來啊那些書院里也有女學生,去找她們一起參加聯賽啊那多好玩”
“女孩能參加的比賽少么,力氣不夠,比不出什么花樣。”沈知汝托著下巴,又似反駁,又似思考。
“比不出花樣,就選你們擅長的花樣不就得了以子之長,攻彼之短啊。”沈知瀾恨鐵不成鋼的說,這點小花招都想不通么射箭氣力不夠大就投壺比精準度啊
沈知汝被他說通了,“對啊,我怎么沒想到這個就這么干”
她老早就眼饞著這邊的比賽,現在得了主意,立刻馬不停蹄的回去鼓動同窗了。
誰還沒點爭勝之心了第一名誰都想當。
本來就是一個簡單的馬球比賽,變成個完整的比賽,樣樣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