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好沈知瀾去問過,順天府是這么說的,“偶然加上誤會。”
那店鋪老板前幾年養了幾盆回腸
香,畢竟香氣還是很突出的,回腸香枯死后,老板隨手塞進庫房柜子里,也沒去收拾,回腸香就這么一直留在那兒。然后最近百珍雞大火,買的客人極多,老板就屯了一批百珍雞,數量太大放不下,就臨時把那柜子翻出來使用,在里面放滿了干貨。正巧就有幾只百珍雞沾染了回腸香的汁液,也染上毒性。因為數量太小,老板也沒發現中間的蹊蹺,又把那幾只百珍雞賣了出去。
“衙門的人去一搜,果然找到了那個廢棄的柜子。毒素一查清,老板就想起此事,原來這事從頭到尾都是他造的孽。越想越覺得愧疚。食物吃壞了人,恐怕店鋪也經營不下去,越想心思越窄,干脆以死謝罪,這些都是他的遺書里寫到的。”
沈知瀾說道。
杜珍娘當真不知道做什么表情好,只能念了聲佛,“一場誤會,最后卻成了這樣,吃壞肚子的沒事,賣吃食的人先過世了。”
時也命也當真是說不清楚,她現在是當真覺得該去上柱香表表心意。
沈知瀾猶豫著看了爹娘一樣,見他們商量用什么名頭去上香,于是涌到嘴邊的話又咽了下去。
暫時不說吧。
又歇了幾天,沈齊的精神算是徹底好了,打聽出干貨老板的主持,準備上門祭拜。
以前熱鬧的鋪子門庭冷落,連過路的都繞著走,一旦有人問題,路人就主動解釋說這家鋪子吃壞了人,再也別買了。
杜珍娘想著老板平日的熱情經營,升起幾分人走茶涼的感慨。
繞著鋪子走幾百步就是鋪面的后院,老板的一家老小正在披麻戴孝,燒紙錢。哀哀哭泣的老板娘身后跟著幾個年齡不大的孩子,懂事的幫著接待客人。
杜珍娘給自己編了個假名,自稱是店內熟客送上帛金,上香燒紙后,又問老板娘接下來打算什么辦,老板娘抽泣著“先賠了客人的損失,再看看能剩下多少。鋪子肯定經營不下去的,會老家買幾畝地過著,走一步看一步吧。”
杜珍娘不忍多看,這樣的小商人想走到京城,何其艱難現在是全沒了
她扭頭離開了。
回家后二人長吁短嘆,始終興致不高。
鄰里們經過差役們的解釋,知道他們遭了無妄之災,紛紛上門安慰,連學堂里的先生都曉得了。
秦先生總算明白為什么沈家兩姐弟突然請假,原來是為了這個少不得要上門探望一回。
養了這些日子,沈齊是養好了,看到秦先生來,又想起功課的事,叮囑沈知瀾早點銷假回去上學。
家長總是很關心孩子的前途。
沈知瀾答應了,把來探病的秦先生和秦茂璃送到巷子口,秦先生俯下身道,“這幾天學堂里教的內容不難,你找同窗借筆記一觀,還有不懂的就來問我。”
沈知瀾感激道“謝過先生,我一定盡快把功課補上,不會拖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