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拿著這一份策劃,還有其他幾分可圈可點的法子,一并交了上去。皇帝看過之后,不置可否,一時也覺得找不到更好的法子了。
田姓商人已經把方方面面事情都考慮到了,針對每個階層人群的特點來設置銷售方案,按照他的設想,確實可以利益最大化。
但皇帝并不滿意,五十萬兩雖多,他更想要五百萬,所以試探著問,沒有別的更好的法子
宗令搖頭。
皇帝就暫時把方案留下,對宗令說再集思廣益,收集更多的策劃才好。
宗令迷惑著出宮了,心里尋思來尋思去,就是沒懂上頭到底是什么意思,還讓他把所有的策劃都收上去,這算滿意還是不滿意呢
心里迷惑時,正好看到宗學里下學,滿登登的都是孩子們涌出來,嘰嘰喳喳,熱熱鬧鬧,讓人看了也不自覺歡欣起來。
宗令一抬眼就看到擠在孩子堆里的沈知瀾,給人分糖塊的沈知瀾,連忙招手讓他靠近。
沈知瀾分完手里的枇杷糖,見宗令叫他,連忙擦干凈手,貼到馬車下,“宗令爺爺叫我”
“找你問問學堂的事情。”
于是沈知瀾上了馬車,跟宗令說起最近的變化。以前學生專心學習四書五經,有人對這些不感興趣也只得硬著頭皮學,自從搞過年末匯報演出和運動會,各人都發掘出自己的愛好,把精力放到這方面,進展不俗,還出了兩個擅棋和擅畫的,正一門心思琢磨這個。
反正他們不沖著仕途經濟使力,干什么都行。
宗令聽得順耳,突然想起什么,“說起來,前段時間的招賢令,我怎么沒看到你去參加”
“我”沈知瀾指著自己,我去搶這個干嘛專業有專攻,做生意的事還是讓商人來做更專業吧”
“可同樣還有偏方治大病的說法,行外人或許一下能發現漏洞呢”宗令還真的好奇他會有什么想法的。
沈知瀾想了想,“買東西,無非就是八個字,人無我有,人有我有,再細細挖掘一下各個顧客的愛好,老人要養生,中年要健體,小孩要益智,就朝著這些努力唄。”
宗令一聽,發現居然跟田商人的法子不謀而合,可見這孩子也是認真思考過的,隨口都能說出切實可行的法子。
宗令突發奇想,“要是我還想要一個更好更賺錢的法子呢”
“嗯,爺爺家里缺銀子花了”不至于吧感覺幾代積累,宗令肯定不缺銀子花,就算是正常的莊子鋪子收入,已經足夠支撐平時消耗。
難道也跟賈府似的,入不敷出
沈知瀾甩甩腦袋,就聽到宗令繼續說著,“銀子這東西嘛,誰也不嫌多,再多都能消耗完。東邊發了水災,倒了許多堤壩和橋梁,正需要重建,還有很多的老舊橋梁需要檢修,南邊有蟲災,今年的收成估計是沒了,朝廷還要發賑災糧下去,西邊鬧馬匪,北邊的武器也該檢修了,要收回舊的發新的。幾百萬兩的銀子聽著多,倒下去連個影兒都聽不見。”
宗令說這些,沈知瀾不自覺感嘆,“怪不得馮爺爺天天愁眉苦臉的,一文錢當成兩文花,當家管錢袋子正是個辛苦活兒啊。”
宗令想起馮相扣扣索索的模樣,想笑又不敢笑,當真是受不了。
好容易才把笑意忍下去,宗令才說,“要是能從哪兒賺到一大筆錢,能解燃眉之急就好了。”
“所以才想用新糖賺一筆”沈知瀾懂了,為什么朝廷要把甜菜生意完全收入手中,原來是沖著這個。
宗令點頭。
他陷入思考,完全忘了為什么宗令突然提到這茬。
宗令耐心等了一會兒,見沈知瀾還在思考,笑道“瞧我,說這些干嘛你也未必能想到更周全的法子。”
“其實有,但只能作為應急的法子,不能長干。”
應急,應急也行啊,宗令眼睛一亮,等著沈知瀾嘴里的法子。
“您要等一等,等上三天,我想明白再來找您說,但是宗令爺爺您要答應我,出了我的口,入了您的耳,除了上頭,不能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