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令只得笑笑,“我實在猜不透,還是你說答案吧。”
不經過自己思考得到的答案,跟喂飯不是差不多嗎沈知瀾小聲說著著,我可以提示,爺爺也要順著思考才行,不然這個法子說了您也不懂的。
10本作者明照萬里提醒您最全的閑散宗室八卦日常盡在,域名
“好吧好吧,你先提示。”
沈知瀾繼續道,“龍井茶和大碗茶的共同處,一,都是可以解渴的茶水。二呢”他用期待眼神看著宗令,宗令慢慢咂摸過味來,“他們都曾經是長在樹上的葉片,別無二致”
賓果,答對了
“還有,沒到秋天就有花匠上京城售賣菊花,一盆盛開的墨菊,綠菊能夠賣出百兩的價格,對吧而普通的菊花只能幾文錢一只,那墨菊和綠菊又憑什么這么金貴”
“當然是因為他們罕有,特殊,所以才能賣出高價啊,物以稀為貴,從來都是不變的真理。”宗令立刻回答。
“那這些綠菊墨菊當真特殊嗎就算他們真的稀罕,跟我從前送的二色菊,五色菊又有什么區別它的稀有,當真是不可復制的稀有嗎稀罕到一個季節只有幾盆”
宗令想起自己去年辦過的菊花宴,滿院子都是五彩繽紛的菊花,贏得一片贊譽,并沒有當真發現這些菊花是染色而成的。至于真的只有幾盆這話偏外人還行,蒙不過他。
“這種招數,叫做人工創造稀缺。不論茶,菊還是蘭花,同樣是培育出來的,只要加大規模,自然能夠擴大產量,物以稀為貴,說不通。倒不如說,限制了他的產量,擴大他稀缺的概念,這樣才能創造稀缺。
同樣的東西,又憑什么一個千金不換,一個隨處可見”
“有人,在背后推動了它的價格,有人追捧他們,逐漸形成了潮流。”宗令通讀史書,自然知道茶葉的流行趨勢,之前流行過煮茶,因為煮茶里可以加入各種名貴香料來彰顯身份,后來又流行點茶,并輔以各種點茶手法和工藝,接下來才是炒茶,并且越是罕有越是名貴。
究其根本,不都是流行的變化嗎而流行變化,也是可以人為推動的。
他喃喃說著,沈知瀾同樣說,“這些本來是一樣的東西,卻因為人賦予了他們含義,從而身價倍增。飲茶,是一種彰顯態度的生活方式,菊花,是凌霜傲雪的君子品格,蘭花,是孤芳自賞的淡然自若,梅花,是冬日里唯一的風景,是第一縷春色的投映。”
“可是梅蘭無聲,寂寂開放,他們從沒說過自己可以做到這樣,它們依舊年年開放,歸根結底,還是人賦予了他們一切”
沈知瀾的聲音擲地有聲,震耳發聵,震的宗令腦子里一陣陣掀起波浪,只覺得一股靈感從天靈蓋一直竄到腳底板,也讓他背脊生汗,陣陣眩暈。
“這是所有昂貴物品背后的邏輯,人為制造稀缺,在賦予它含義,寄托各種美好的愿景。”
如同各色寶石,各色裝飾品,各種奢侈品一樣,什么純手工制作,什么耗時二年,不都是制造稀缺的一種借口嗎
“弄清楚這個原理,想把水晶糖賣出高價就不難了,只要賦予它含義就好。”
他放低聲音,循循善誘,“不論哪位大夫都會說,每天吃點水果,對身體好吧開胃健脾,頤養身心,對吧”
宗令點頭,大夫確實這么說過。
“但是吃水果未必有這么方便,首先是節氣的問題,過了季就沒有應季的水果,想吃也吃不到。其次就是運輸,南地的水果,北地永遠享受不到,只能望而生嘆,我就只在圖冊里聽說過南地的荔枝,龍眼,枇杷等等。”
宗令深以為然的點頭,想他這樣的王爺之尊,也只嘗過一次荔枝的鮮果,荔枝荔枝,離枝即變,當地的指揮使可是直接挖了上百顆荔枝樹裝進桶里,快馬加鞭在水路出發,趕到京城時只剩下十余株果樹還活著,連先帝也只分到五顆。宗令當時剛辦好一件差事,恰逢其會才分到一顆,嘗了味道,鮮美難言永生難忘。
他都難得吃到鮮果,更不提其他人。
“然后現在,市面上突然出現了一種糖果,形狀晶瑩剔透,口感甜美似鮮果,號稱吃一顆糖果,抵一顆鮮果,價格卻是鮮果的十倍,二十倍,您愿意嘗嘗嗎單獨一顆還不賣,一定要買他們的十二月果仙套裝才行。”
宗令搖頭,“我又不傻,怎么會買這個。”直接吃鮮果不香嗎
“可是緊接著,大焱報上就報道了這種糖果的難得,珍貴之處,需要十顆鮮果的濃縮,才能得到一顆的滋味,費時費力精工細作,一年忙活到頭,才能湊齊這么一套十二果仙,匯聚了十二個月的鮮美,不心動嗎作坊里產量有限,一年只能生產一萬盒再多實在產不了。”
宗令動了動。